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共建军民融合技术推广中心

    佛山市市长朱伟参观展厅。李慧君 摄

    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佛山军民融合对接会上,11个项目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李仁生 摄

    广亚铝业集团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02所研发移动式智能物料搬运系统。李慧君 摄


    南方日报讯 佛山制造业创新迎来了国家顶尖航天工业技术的支持。8月24日,佛山市政府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在佛山高新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重点在智慧城市建设、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节能环保示范应用、太空科技体验、军民融合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实现航天技术在佛山市的转化与应用。

    佛山市市长朱伟表示,此次合作将使佛山的产业优势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优势有机结合,推进先进装备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助力佛山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作为双方重要的合作载体,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佛山军民融合技术推广中心也在签约仪式上正式揭牌。

    在智能装备等领域深入合作

    此次牵手佛山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首任院长是钱学森,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艘载人飞船、第一个月球探测器、第一颗商业出口卫星的诞生地。

    自1968年成立至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已自主研制并成功发射170余颗航天器,形成了通信广播卫星、返回式卫星、对地观测卫星、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导航定位卫星、月球探测器和载人飞船等七大系列。

    据了解,在产业方面,该院已形成了以卫星应用为特色,以卫星应用、工业智能控制、节能环保、空间生物为核心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

    今年初,朱伟率领佛山市代表团拜访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及其下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双方达成了开展军民融合的深度合作共识。经过前期的多次深入对接沟通,双方决定开展合作。

    佛山作为制造业名城,装备制造业发达,并大力推动创新驱动,这些条件为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在区域内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

    在此次签约仪式上,朱伟表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作为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中坚力量,多项新技术成果在国民经济多个领域成功推广,有力促进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他表示,此次合作必将有力促进“军转民”“民参军”双向互动,切实提升佛山自主创新实力。

    今后,双方将结合佛山市实际需求和本地资源优势,依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在品牌、平台、技术与人才方面的优势,鼓励和组织所属单位,在遥感卫星及应用、智慧城市、智能装备、节能环保、航天文化主题园、军民融合成果转化、校企联合学科建设等领域深入合作。

    佛山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合作,加快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发展,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动军民融合发展。

    两大技术平台落户佛高区

    24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佛山军民融合技术推广中心正式揭牌,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佛山分部也成功签约,这两大重要的技术平台都将落户佛山高新区。

    其中,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佛山军民融合技术推广中心由佛山市政府、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佛山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共同建设。

    该中心将坚持国家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战略,结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优势技术和佛山市经济转型发展实际,在重大项目合作、技术成果转化及孵化、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技术转化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

    有关负责人表示,该中心将推动佛山军民融合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重大创新平台的规划建设和企业提质增效,打造全国重要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示范平台。

    而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创新“特区”。该实验室围绕国家创新发展转型需求,在战略自主研究、系统项目研究和前沿应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创新成果,尤其在前沿应用研究方面,开展了众多高精尖的前沿技术研究,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此次签约落户佛山高新区的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佛山分部,将成为该实验室设立的第一个分支机构。作为实验室高新技术的成果转化中心和佛山创新中心,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佛山分部将打造成为华南地区钱学森实验室空间技术创新区域总部,为佛山市当地企业配套开发应用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升级产业结构、促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纵深

    为企业和军工资源搭建平台,11个项目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佛高区抢占军民融合先机

    在广亚铝业集团的生产车间现场,刚生产完的铝材物料不需要人工搬运,由智能上下料机器人把材料装筐,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并有效减少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型材磕碰问题,提高成品率。

    这是铝型材行业国内首创的智能上下料设备——移动式智能物料搬运系统,由广亚铝业集团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02所围绕新材料、自动化控制等方面共同研发,已于5月13日正式启用。

    不止是广亚铝业集团,在佛山高新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瞄准军工资源。24日,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佛山军民融合对接会上,包括南海高新区青少年宫航天科技体验中心、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佛山分部等11个项目举行了现场签约。

    1 合作项目涉及教育、医疗、材料等方面

    此次对接会签约的11个项目涵盖了企业合作领域和政府合作领域的项目。包括智能上下料机器人项目、智能陪护机器人项目、智能一体化分布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和在轨维护维修方针与试验中心等多个项目,涉及到教育、医疗、材料、卫生等多个方面。

    其中,南海高新区青少年宫航天科技体验中心是集航天科普教育基地、航天科技体验中心和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于一体的航天科技体验综合体。中心将借助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在航天科普教育方面的优势,以航天题材中最具想象力的载人航天与深空探测题材为主,通过红外触控、VR体验、体感互动、球幕影像以及机械互动等互动手法,将体验式展览、情景式展览、探索式展览融为一体,为下一代提供最有价值的航天科技体验空间。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自动化学院也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共建神州学院。“双方将会采取联合共建的方式,来培养自动化方面的人才,首期会采用小班制形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招生办主任、硕士生导师古广灵说,神州学院前期在佛山授课,到大三或者大四就会抽取精英学生到北京空间研究院,通过项目化运作,把课程植入到项目里面去学习。

    不仅在教育方面,城市管理上的污水处理等方面也开始应用到航天技术。此次签约的智能一体化分布式生活污水处理科技试验项目将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下属北京航天智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佛山金迪水务有限公司共同研发,可以在村镇、农村、景区以及其他没有集中污水处理厂的地区应用。

    “这个污水处理系统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可以移动,可以解决污水管网还没建设完善的地方,当完善后就可以移动到其他地方,从而解决了污水乱排现象。”佛山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刘涛根说,目前计划在南海狮山镇上柏村、北山村等开展污水系统试验。

    而针对未来的老龄化社会,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与广东正来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南海区民政局合作研发智能陪护机器人,可以实现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在操作辅助、行走辅助、信息辅助等功能需求。

    2 雄厚制造业基础提供军民融合沃土

    “我们是刀具生产企业,对于刀具表面的涂层材料方面有合作的需求,能否把我们的需求带回去研究一下?”在昨天下午的专场对接会上,来自佛山高新区的众多企业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进行了面对面的需求对接。

    民营经济是佛山经济的重要力量,也是佛山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主要特征和优势所在。2016年共有1115家规模以上佛山民营企业参与技改,无论是技改投资额,还是参与改造企业数,佛山均为全省第一。

    “军转民单位看重佛山的制造业在全国的领先,而佛山高新区乃至整个佛山的许多企业都需要军工类技术资源。”刘涛根说。

    以佛山高新区为例,2016年全年,佛山高新区“一区五园”实现工业总产值约3***0亿元,约占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业总量的一半,工业增加值约825亿元,同比增长15.9%,工作母机同比增长超过17%,装备制造业投资额同比增长44.2%。先进制造和自动化、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及节能、生物与新医药、高技术服务业、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八大技术领域齐全。

    其中专用装备、机器人、3D打印、功能材料等智能制造领域发展迅速,建设有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广东3D打印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广东医学科学院(南海)转化医学中心等创新平台和全国首个科技创新小镇群。

    雄厚的产业基础、旺盛的转型需求以及强劲的创新动力,为佛山高新区积极参与、大力推进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与军工资源的的对接无疑将加快佛山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发展,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很强辐射带动作用。

    而在佛山高新区里,民企与军工资源对接产生的推动作用已经初步显现。目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已经与佛山高新区内的广亚铝业有限公司、佛山金迪水务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合作,达成了5项合作成果。

    大洋医疗也与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第十八研究所合作,利用该所伺服电机技术合作开发智能轮椅项目。华数机器人也与航天科工集团北京航天智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展云机器人项目合作。

    3 开展产业规划编制找准军民融合合作点

    作为佛山市先进制造业聚集区,佛山高新区在新一轮的军民融合发展中无疑抢占了先机。目前佛山高新区已经与航天科技集团共建军民融合转化中心,并开展军民融合培训、航天环保技术应用、航天展示、智慧城市、大数据应用等项目的合作。

    而在8月初,佛山国防科技工业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推广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已经在佛山市南海区正式揭牌,该中心是经省政府同意,并列入广东省国防科技工业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十三五”规划,由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佛山市人民政府、广东工业大学和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省、市、校、企四方联合共同建设,作为推动广东省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

    中心的主体设在佛山市南海区,并由佛山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佛山国防科技工业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推广中心作为承建实体机构。据悉,佛山市将在南海筹备建设占地100亩的军民融合产业园,将成为广东国防科技工业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推广中心的配套内容之一。

    刘涛根表示,接下来会进一步加强与航天科技集团等军工机构的对接,找准军民融合的合作点,对接军工优质资源,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有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佛山高新区正积极对接中关村军民融合相关资源,与中关村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孵化中心(简称“ICI中心”)、北京航天智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式合作,委托其协助开展《佛山高新区军民融合产业创新规划》、《佛山“航天云网+智能装备产业”项目规划》等规划的编制工作,为佛山高新区军民融合工作的开展提供“软实力”支撑。

    ■样本

    一家铝型材企业的军民融合探索:

    短短两个半月

    解决行业难题

    当佛山制造业名企遇到航天科技,将激发怎样的火花?

    走进位于佛山高新区的广亚铝业,一条几乎看不到工人操作的生产线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广亚铝业是佛山铝型材行业的龙头之一,参与了大量知名的国内外大型标志性建筑工程,如鸟巢、水立方、迪拜海湾之门、德国法兰克福航空铁路中心等。

    在此次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之前,在佛山高新区的推动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与广亚铝业有限公司、广东正来科技有限公司达成了合作,开展“智能上下料机器人项目”研发,并顺利研发成功,启用了试点生产线。

    据了解,在铝型材制造行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转运筐作为各工序之间铝型材转运和库房存放的载体。而不同工序需要多次将铝型材放入和取出,因此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作业过程中还存在物料和吊环磕碰的问题,影响成品率。

    而目前已经在广亚铝业启动的这台智能上下料机器人能解决这一问题。这台上下料机器人一方面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也避免工人在搬运过程中一些型材的磕碰问题,提高成品率。

    “我们现在已经把二代机器人设计出来了,年底会有更完整的产品展现,它具备很好的推广价值。”隶属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北京轩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朱志斌介绍。

    与其他同等规模的生产线相比,广亚铝业该生产线电耗降低了30%,气耗降低了28%,成品率提高到了82%。“下一步,我们还将进行优化,把成品率继续提高。”朱志斌说。

    他表示,经过此次与广亚铝业摸索合作,感到佛山在智能制造方面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条特别的完善,企业生产效率很高,双方配合整条生产线从需求到研发到调试只用了两个半月。

    “在该生产线试运行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发现问题。”朱志斌介绍,“我们现在已经把二代机器人设计出来,年底会有更完整的产品展现,未来就会具备很好的推广价值。”

    这次合作为广亚铝业的发展推开了新的大门。“我们计划用3年时间,把整个企业的智能制造做起来。”广亚铝业执行董事邝丽霞说,“我们最后的目标是我们人员减少50%,能耗节约30%,成品率提高到85%以上,甚至达到90%。”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李慧君 赵越

    见习记者 黄舒旻

    通讯员 谭婉捷

深圳宝安人力资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