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直面中国马拉松“秀场”


资料图。

 

按照国外过往的经验,“马拉松周期”指的是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之后,一个国家的多个城市以“马拉松赛事”为依托,进入全民路跑的体育消费黄金周期。在欧美三四十年前普遍经历过的周期,现在正在中国上演

 

法治周末记者 高原

始于北马(北京马拉松比赛)的中国马拉松比赛,截至今年已经在中国走过37个年头。

根据中国田径协会的数据显示,2016年,在田协备案的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达到328场,较2015年增加194场,增幅超过144%,举办地覆盖了除西藏之外的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133个城市,参赛总人次近280万,较2015年增长130万人次。

这些异军突起的马拉松城市,正在以实践回答“一场马拉松,到底有多少可能性”的问题。

而在火热马拉松赛事的背后,则是地方政府发展旅游经济、打造城市名片、促进招商引资等多方面的诉求。

 

“马拉松周期”到来

 

2017年9月17日发生的北京马拉松“套牌”事件,将马拉松再一次置于风口浪尖之上。

当天,3名选手佩戴同一号码布D0198“蹭跑”,还在现场合影并公然发布;随后多名选手发出图片,除这3人之外,赛道上还有其他人也使用了该号码。

对于马拉松比赛来说,伪造、转让号码布是被严令禁止的,而这不是各地马拉松比赛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

这背后对应的是马拉松比赛近年来的火爆。有机构预计,到2020年中国马拉松赛事数量将超过800场,参赛人数有望突破1000万人次,将由此催生出上千亿元的消费市场。

以此次北京马拉松比赛为例,北马曾给已报名未中签的选手特意开通了500名公益名额,但这些每个费用高达2000元的名额,在报名程序启动短短数分钟内,就被抢光了。

而让有10年参赛经验的张苏(化名)感觉到马拉松比赛从升温至炙热是最近两年的事儿。

张苏告诉法治周末记者,9月7日北马的参赛报名资格,原本只需要200元,由于报名人数近10万人,远远超过“北马”所规定的3万人比赛名额,“一票难求”导致名额价格也水涨船高。

张苏的亲身感受也代表了一个现象,中国正在进入“马拉松周期”。

按照国外过往的经验,“马拉松周期”指的是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之后,一个国家的多个城市以“马拉松赛事”为依托,进入全民路跑的体育消费黄金周期。在欧美三四十年前普遍经历过的周期,现在正在中国上演。

中奥路跑公司总经理、北马赛事总监王简针对目前中小城市蜂拥举办马拉松赛事的现状表示理解:“各个城市都办马拉松其实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包括美国、日本,都有过这个过程。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一个产物。”

有参赛的需求,就有办赛的供给。

2014年至2016年,在中国田径协会注册的马拉松赛事分别举办了51场、134场、328场,数量成倍增长,越来越多的城市参与其中。

其中,2017年共有14场冠以“首届”名号的马拉松赛举行,包括长春、银川、成都等14个举办城市。从时间上来看,5月和9月的场次最多,各有3场;从省份来看,山东省的赛事数量以泰安市、烟台市、青岛市共3场位居前列。

在今年举办马拉松赛事的新兴城市中,不仅三四线城市积极加入,此前没有举办过马拉松赛的几个省会城市也在发力。

调查机构尼尔森的统计数据表明,2015年,中国跑步者的人均花费为3601元,但马拉松跑者的开销显然更大,有人曾推算中国业余马拉松跑者运动生涯的总体开支——节俭型的“起步价”是14100元,普通型为243000元,土豪型则高达1101900元。

当下,内地还涌现了大批马拉松运动的“发烧友”群体,他们动辄乘坐飞机飞到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参赛,其交通费、报名费、住宿费、训练和康复费用等更为可观,普通人基本上是难以承受的。

 

城市“名利双收”

 

马拉松的全面铺开,政策松绑是源头之一。

2015年1月,中国田径协会全面取消对马拉松赛事的审批,马拉松赛事迎来了数量上的井喷。

赛事一开始多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杭州等一二线城市,但很快,更多三四五线城市接过接力棒,变成马拉松赛事坚定的簇拥者。

在这股热潮中,“城市”这一载体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赛事路线的安排穿过的都是城市地标,赛事运营同样离不开市政的全方位支持。

近年来,中国城市马拉松赛事蜂拥“上马”,除了各地想要这张“城市名片”外,巨大的经济利益也是一个重要的推手。

北京大学体育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何文义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城市举办马拉松的两大收益,“首先是软性收益,一个城市举办马拉松,实际上是城市营销,借助赛事给城市打了广告”。

第二个是硬性收益,“举办马拉松会吸引各地参赛者和旅游者,带动了吃住行等各个方面。马拉松实际上还属于一种眼球经济,能够吸引赞助商,衍生了体育的生态链,带动地方经济”。

以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为例,据媒体报道,2015年,该赛事给厦门市带来直接经济效益2.07亿元,带动经济效益更是达到2.55亿元。

也正是在这些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的驱动下,很多城市都争相举办属于自己城市的马拉松赛事。

按照专业人士的估算,一次城市马拉松赛运营成本约在1000万元,但通过收取参赛者报名费、吸纳赞助费等,主办者可以轻松收回成本,且有一定的盈利,于是各地都爱上了这一足以“名利双收”的赛事。

张苏告诉法治周末记者,选手可以带动一批消费,而且马拉松跑者中高消费人群占比高,也有很多企业高管,有利于城市招商。

事实上,马拉松赛事所带动的经济效益早已不局限于旅游消费,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探索以马拉松撬动更大的体育产业。

蓬勃发展的城市马拉松运动,对应的无疑是一个奔跑的中国,是公民健身热情的喷薄而出。

 

并非每个城市都适合

 

不过,名利过后,是否每个城市都适合马拉松,是否准备好了迎接马拉松,同样是对城市管理的拷问。

每次马拉松赛事结束,跑友圈里总免不了有一些“吐槽”甚至控诉:赛事路线设置不合理、配套服务不到位、奖金迟迟不发、形式噱头远远大于比赛的价值……

而在马拉松井喷发展的过程中,缺乏地域特色、同质化的现象同样令人忧虑。同一城市出现多个马拉松赛事已经是常事,今年在同一地点甚至出现了两个名字一模一样的“泰山国际马拉松赛”。

2016年的广东清远马拉松赛,有近两万名跑友参加,不少网友在朋友圈和微博圈吐槽比赛现场垃圾遍地,还有不少跑友不幸把肥皂当成了面包吃。

清远市人民医院急诊科的数据显示,12000多人参与了比赛,医疗保障队伍也完成了7000多例伤病救治。

数目巨大的伤病救助,把肥皂当成了面包,比赛现场垃圾遍地,城市马拉松赛过后,留下的是一地鸡毛。

尽管清远马拉松赛举办方随后回应,网传数字不实,因为按照惯例,救助次数不等同于救助人数,但不容否定的事情是,马拉松赛被吐槽已非第一次发生。

在去年号称国内最大规模的富力海口马拉松赛上,当时有来自15个国家的近万人参加,但比赛造成了城市的交通瘫痪。

而马拉松赛参赛者猝死的现象,更是多次发生。

2004年和2005年的北京、2008年的上海、2012年的广州等赛事上都出现过业余选手死亡事件,2015年全年马拉松赛事中出现了5例选手死亡事故,死亡率明显高于国外。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表面看来,这些马拉松赛中的是是非非,是马拉松赛事的组织工作不力所致。但是,如果深入分析,某些狼狈的马拉松赛之所以会出现,根源仍在于城市管理与宣传的浮躁心理。

毕竟,从常识而言,不是每个城市都需要一场马拉松,也不是每个城市都能成功举办一场马拉松。

分析人士认为,从体育赛事的本质来说,城市的马拉松赛不会一蹴而就,而是相当专业的事情,需要不懈的投入和专业化的运作。即便在国外那些有着二三十年马拉松赛组织经验的城市,其对赛事的投入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那么,该如何规范管理马拉松比赛?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或许值得学习。

以日本为例,为尽量减少比赛对于城市交通的影响,每年参赛人数达3.6万、观众人数近200万的东京马拉松赛专门成立了一个名叫“东京马拉松财团”的组织机构,涵盖交通局、旅游局和商会等多个部门,每年根据既定办赛细则,提前协商和制定交通管理方案。

香港马拉松赛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比赛对城市交通带来的压力,将起跑时间提前到了清晨5时15分。

深圳沙头劳力派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