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家书寄哀思,牢记历史珍惜和平






在第四个国家公祭日即将到来之际,12月3日上午,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遇难者名单墙前举行。幸存者夏淑琴、余昌祥和家人现场诵读了家书,祭奠在80年前的那场浩劫中遇难的亲人。当天,还有30名来自金陵小学的晨报小记者参加了现场的活动,“爱南京”APP对整个家祭活动进行了网络直播。

爱南京·南京晨报记者 郭玲玲 孙文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余昌祥:

让子孙后代活在和平美好的阳光下

90岁的余昌祥老人已经行动不便,当天他坚持坐着轮椅、在两个女儿的陪伴下来参加家祭活动。当天,老人特意准备了文字稿,并在现场亲自诵读了写给父亲的家书。

老人回忆说,当年他们住在大报恩寺,父亲被日本人抓去挑东西,被杀死在中华门外,尸体都没能找到。养大老人的舅父被戳7刀打了两***,躲在上海路附近的难民区,幸存了下来。“我亲眼看到他们杀人,日本人太残忍了。”

“如今纪念馆在不断扩建,我们非常欢迎,可以(让人们)多知道点关于大屠杀的事情。”老人说,以前腿脚好的时候自己一年都要跑好几次,有时候是来参加活动,没活动的时候也来看看,心里有个怀念,因为墙上有父亲的名字。“到了这里,眼泪不由自主就淌下来。”

老人说,在这里他可以得到很好的释放,回去以后也会经常跟子女们说说,现在国家特别重视,搞这么大的祭奠活动,也是对失去亲人的人的重视。现在家里子女发展得也很好,老人心里很安慰,有寄托。

家书内容:

亲爱的父亲,那年12月份,侵华日军大屠杀,您在中华门外小市口遭日军杀害,连尸体都没有找到,一家人生离死别,痛苦度日。80年了,一想到这些,我心里都特别难受,今天我又带着您的子孙后代一起来拜祭您。

回忆那段时间,不堪回头,那是当年我们家庭的苦难,也是南京古城的苦难、国家民族的苦难。我们绝不能忘记,虽然我们这辈人已经老了,但是我们的子子孙孙永远也不会忘记。

80年过去了,现在我们的国家富强了,人民幸福,您的子孙后代都过上了安定富足的生活。您那一辈人的苦难已经一去不复返,今天我们来祭拜您,悼念亲人,告慰祖先。我们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就是要不忘过去,珍惜和平,反对战争,要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让世界永远没有战争,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生活在和平美好的阳光下。

父亲,您安息吧。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

让和平的种子在他们心中播撒

“我活了89岁了,我就想等到日本能够承认南京大屠杀是他们犯下的历史罪行,但是到现在(他们)依旧不承认。我可能也等不了了,但是我每年都来哭墙边,跟亲人们讲讲。”

因为年纪大了,夏淑琴老人的耳朵不太好,面对现场记者的采访,她用几句话简单讲述了当年的经历,却反复提出一个问题,“我已经89了,我还能说些什么?我还能做什么?”

这个问题更像是一个使命感压在老人的心里,老人说,纪念馆不断在扩建,国家主席2014年亲自来公祭,这些对我们幸存者来说,都带来了热情和温暖。她常常对年轻人讲,不要忘记历史,也要珍爱和平。

家书内容:

每年的12月份,南京城的上方总会飘起丝丝小雨,冰冷的雨水伴随着刺骨的寒风,让每个南京人的心里都充满着莫名的悲伤与忧愁,我知道那一定是上天为你们而流的眼泪。

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姐姐、小妹们,你们好吗?多少次在梦里与你们相遇,我多么渴望再吃一串外公外婆给我买的糖葫芦,我多么渴望再次聆听爸爸妈妈的声音,哪怕是爸爸您对我严厉的训斥声。与姐妹们互相打闹嬉戏的声音似乎还飘荡在耳边,无尽的思念只是为了将心中残存的记忆保留得更多一些、更久一些……失去了亲人的疼爱,失去了童年的欢笑,作为孤儿的我只能在这面冰冷的哭墙上,感受你们的存在。

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姐姐和小妹们,我想你们,请放心,我最爱的亲人们,现在我的生活很好,子孙满堂、其乐融融。

我很骄傲,因为我是战后第一位踏上日本国土,控诉南京大屠杀暴行的幸存者,我很自豪,因为控告日本右翼分子名誉侵权,8年后终于获得了胜诉。即使悲伤的泪水将我的眼睛哭坏,即使岁月的沧桑让我的听力减退,但是我不怕,只要还活着,我就要将这段亲身经历讲述给每一个中国人听,让他们知道弱国就要挨打的道理。我还要讲给更多的日本人听,让他们祖辈的教训不再重演,让和平的种子在他们心中播撒……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姐姐和小妹们请安息吧,希望你们那里的冬天少一点寒冷,和煦的阳光将照耀在每一个人的心上!”

晨报小记者:

活动很有意义 我们要牢记历史

当天,金陵小学30名南京晨报小记者,在陈逸轩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了这场家祭活动,金陵小学的师生做了充分的准备,因为校服是红色的,不适合参加祭告活动,他们就统一穿黑色和深蓝色服装,家长也特意穿上了素色的衣服,陪同孩子参加祭告活动。在遇难者名单墙前,孩子们站成两排,表情庄严肃穆,一个个睁大了眼睛,好像要把眼前的每一个细节,收入眼底,记忆在脑海里。

金陵小学五(7)班的陈思越作为南京晨报小记者代表发言。陈思越表示,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一味地宣泄仇恨,而是希望我们的国家、民族和每一位中国人,包括海外的炎黄子孙,要有忧患意识和自强精神。我们自信地向全世界宣布:我们都有一个家,这个家没有任何人胆敢再次侵犯,这个家的名字就叫——中国!勿忘国耻,振兴国家!

陈思越告诉记者,这篇发言是老师帮她找了材料,她自己创作,最后妈妈又帮她审核了数据、用词。写稿件的时间并不长,因为她已经来过纪念馆三次,对这里非常了解。陈思越的妈妈邵女士告诉记者,她希望孩子通过活动加深印象,将来承担社会责任。

同样来自五(7)班的何龚鋆告诉记者,她报名参加这个活动是因为觉得活动很有意义,何龚鋆并不是南京人,但从小就生活在南京,爸爸曾向她描述过自己看到的警钟长鸣的现场,她自己也通过老师同学了解了南京大屠杀的情况。

林立铭也是当天参加活动的小记者,他听到老师的通知就报了名,说起报名的初衷,他觉得“非常有意义,能记住历史,激励我们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家祭活动小记者感言

80周年的和平警钟即将敲响,今天的中国早已昂首挺胸,蒸蒸日上。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奋发向上!少年强,则国强!!!——杨文月五(1)班

中国万岁,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勿忘国耻,我们长大要做个对祖国有用的人。——汪奕苇四(5)班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一定铭记历史,做一个自强不息的南京人。愿我们的世界永远和平!

——高梓萌四(5)班

让战争远离人类,和平洒满人间,我心中的警钟要化作奋斗的力量,努力学习,中国人加油!

——王思睿三(4)班

希望悲剧永远不要重演,在世界的任何角落都充满了友爱与和平。

——王心霖五(1)班

深圳香蜜湖人力公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