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如何走出传承创新困境


   2017年,陕西新锐导演阿奇想要拍摄一部关于秦腔的电影《大秦之腔不可绝》,他说想为家乡的文化艺术发个声,想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为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刷个存在感。秦人、秦地、秦声,大秦之腔当然不可绝。
  陕西省秦腔团体有180个
  大IP 戏迷期待经典重现
   说起陕西,吼秦腔是很多外地人的基本印象。秦腔声腔构成为梆子腔,当前流布区域为陕西全省城乡及西北五省各地。华商报记者从陕西省艺术研究院2017年5月发布的《陕西省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报告》中获悉,当前陕西演秦腔的团体有180个,其中国办团体25个,改制转企团体有33个,民营团体50个,民间班社72个。除安康外各地市均有秦腔剧种分布。
   秦腔流传这么久,有太多的经典剧目在让老戏迷终身难忘:《辕门斩子》《三娘教子》《周仁回府》……爱听秦腔的60岁老戏迷陈先生和他的戏搭子们,将这些秦腔的经典剧目听了不下100回,听过好几个版本,一字一句都能跟着唱,就是听不厌,“小的时候在老家听,庙会听过、县剧团听过,只要有演出就想尽办法听。现在经常有惠民演出,有观戏团,能抢到票就听,抢不到就到门口买票听。”这些让骨灰级戏迷百听不厌的秦腔戏,绝对是秦腔界的大IP。
  陕西省共有秦腔保留剧目1010个
  更迭 传统戏随时代演进
   据上述报告统计,陕西省共有秦腔保留剧目1010个,作为保留剧目频次最高的剧目分别是《打金枝》《铡美案》《清风亭》《下河东》《双官诰》《金沙滩》《窦娥冤》《五典坡》《辕门斩子》《三娘教子》《周仁回府》等。
   几乎每个传统戏都在时代更迭中有新的变化,比如《周仁回府》,为秦腔八大本之一,系须生、正旦(后改小生、正旦)唱做工并重戏。其中有《悔路》《夜逃》《哭墓》等折戏可单独演出。该戏是李云亭、刘立杰、耿善民、雒秉华、高希中、任哲中、刘建中、李爱琴、李小锋演出成名的戏。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耿善民以“冷过场”的形式扮演周仁,唱腔苍凉,神态冷峻,红极一时。民国三十二年(1943)王绍猷改编本名《周仁回府》(亦称《新忠义侠》),由易俗社首演,雒秉华饰周仁,以擅唱大段哭音乱弹而名扬西安。同年任哲中得范紫东指点,将传统的周仁由须生行改为小生行扮演,增施“耍帽翅”、“甩发”等特技,改进咬字和发声,辅以抽泣性虚字润腔,唱大段哭音乱弹,如流水呜咽,娓娓动听,名噪一时。李爱琴则一改“冷过场”形式,增强了周仁唱做的俏皮、轻巧和生活情趣,亦为一绝。在电影《周仁回府》中,李小锋创造打周仁“滚堂甩发”,以表现周仁被打的凄惨景象。
  秦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仅剩4位
  造血 人才培养计划拯救秦腔断档
   2006年,经***批准,秦腔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和传承秦腔艺术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秦腔表演的唱、念、做、打等技艺技巧,手、眼、身、法、步等程式动作,都依赖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
   据《陕西省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报告》显示,秦腔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人,分别为:吕明发、马友仙、贠宗翰、李爱琴、肖玉玲、康少易、余巧云,其中吕明发(1923-2013)、贠宗翰(1940年1月-2015年11月)、肖玉玲(1939年12月-2017年4月)已去世,目前全省秦腔剧种仅有4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秦腔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五批,省级第一批传承人有3人,分别是全巧民、李淑芳、卫赞成;省级第二批传承人有李扶中1人,省级第三批传承人有3人,分别是李东桥、李梅、惠敏莉;省级第四批传承人有张咏华1人。省级第五批传承人有张彩香、郭葆华、崔惠芳、郝彩凤、刘茹慧、广雪琴、杨荣荣7人。
   有人传还必须有人承,如果不能为秦腔注入新鲜血液,秦腔总有一天会面临人去戏亡的境地。西安秦腔剧院董事长、总经理雍涛说:“目前秦腔剧院在职的艺术家,十多年后将会有一半人退休,青黄不接的局面非常严峻,人才断档是致命性的。”因此“人才培养计划”成为非常重要的工作。
   2017年5月,西安秦腔剧院百年剧社易俗社与三意社敞开大门,正式联合西安市艺术学校开设秦腔表演、器乐演奏六年制专业,这是西安秦腔剧院成立以来首次以委托定向培养的方式面向社会招生,也是两家百年剧社首次尝试通过这一特殊形式寻找“传承人”,艺校进行基本功和文化课培养,秦腔剧院出专业老师进行业务教学,“学费全免,未来工作也有出路,这解决了很多家庭的后顾之忧。招生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要好,报了1000多人,我们择优录取了120人。经过六七年的培养,他们将成为秦腔的新生力量。”雍涛表示。其他院团在新人培养方面也煞费苦心。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小梅花秦腔团,是2008年9月在院第九期演员训练班的基础上组建的演出团体,担负着秦腔艺术事业薪火传承的重任。该团现有120余人,其中青年演职员平均年龄27岁。
  《谢瑶环》《双锦衣》等传统戏重新惊艳观众
  复排 要让秦腔进行活态传承
   作为一门舞台艺术,以演出的形式对秦腔进行活态传承,是秦腔流传的最重要形式。艺术院团组织一系列的复排来保持演出的延续性。
   2012年初,西安秦腔剧院有限公司举办了易俗社百年庆典系列活动,着手复排在群众中有广泛影响的30余部戏,秦腔剧院还组建了“艺术委员会”,特聘50余位还健在的西安市秦腔界老艺术家为艺术顾问,陆续复排一批秦腔传统名剧;易俗社原社长冀福纪负责编辑易俗社老剧本,整理出了700部易俗社秦腔老剧本。西安秦腔剧院董事长、总经理雍涛表示:“易俗社的经典老戏是几代戏迷的记忆。我们对戏曲一定是以敬畏传统之心在进行传承,随意改编、脱胎换骨,丢弃百年品牌的味道一定是失败的尝试。”
   2015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安排在小梅花秦腔团复排《谢瑶环》,由杨君担任导演,在原汁原味继承经典的基础上,对剧本及舞台调度等环节进行了微调,使之更加凝练,更能适应当代观众的审美要求。当时71岁的艺术家马友仙宝刀不老,年轻演员们刻苦认真,很好地完成了传承和演出、录像任务。剧中主人公谢瑶环一角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由马友仙演出全剧中的一折重头戏“公堂”,小梅花秦腔团青年演员魏艳妮演出其余场次,名家风范,新秀光彩,精妙绝伦,熠熠生辉。 华商报记者 罗媛媛
  秦腔发展简史
   秦腔,是起源于古代陕西的民间歌舞,其“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广播于清,几经演变,蔚为大观”,堪称中国戏曲的鼻祖。因周代以来,关中地区就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
   秦腔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叫“梆子腔”。清人李调元《雨村剧话》云:“俗传钱氏缀百裘外集,有秦腔。始于陕西,以梆为板,月琴应之,亦有紧慢,俗呼梆子腔,蜀谓之乱弹。”
   秦腔因其流行地区的不同,演变成不同的流派:流行于关中东部渭南地区大荔、蒲城一带的称东路秦腔(即同州绑子,也叫老秦腔、东路梆子);流行于关中西部宝鸡地区的凤翔、岐山、陇县和甘肃省天水一带的称西路秦腔(又叫西府秦腔、西路梆子);流行于汉中地区的洋县、城固、汉台区、勉县一带有汉调桄桄(实为南路秦腔,又叫汉调秦腔、桄桄戏);流行于乾县、礼泉、富平、泾阳、三原、临潼一带的称北路秦腔(即阿宫腔,亦称遏宫腔);流行于西安一带的称中路秦腔(即西安乱弹)。
   西路乱弹流入四川后,与川北的灯戏、高腔长期共处,互相融汇,又采用四川语言,便逐渐形成独具风格的四川梆子——弹戏;东路乱弹在京剧、晋剧、豫剧、河北梆子等剧种的形成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各路秦腔因受各地方言和民间音乐影响,在演变的过程中,语音、唱腔、音乐等方面都有差别。
   秦腔的鼎盛时期在乾隆年间,当时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秦腔班社,仅西安一地共就有三十六个秦腔班社,如保符班、江东班、双寨班、锦绣班等。秦腔班社演出不仅为当地人钟爱,赴北京演出亦爱欢迎,被称为“传情在无意之间”,“哑趣传神许擅长”。此时,演员白双儿、豌豆花和金坠子等随泾阳锦绣班演红西安城内。
   1912年7月1日,陕西同盟会会员李桐轩、孙仁玉以及王伯明、范紫东、高培支等160多名热心戏曲改良的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在西安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集戏曲教育和演出为一体的新型艺术团体——陕西易俗社。易俗社与莫斯科大剧院、英国皇家剧院并称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
   1938年,在毛泽东的倡导下,陕甘宁边区成立第一个革命戏曲演出团体“边区民众娱乐改进会”,利用传统形式宣传抗日内容,演出了马健翎创作的现代戏《一条路》和张季纯创作的《回关东》,博得广大群众的欢迎。在此基础上,将“改进会”所属“乡土剧团”与“群众业余剧团”合并,成立了以演地方戏为主的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上世纪50年代称西北戏曲研究院,即如今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研究院建制包括秦腔团、眉碗团、青年实验团和艺术研究中心等。2012年4月宣告成立的“西安交通大学戏剧学院”,由西安交通大学与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联合共建。
   2005年,原西安易俗社、三意社、五一剧团、秦腔一团四个剧团合并组建西安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科班化、公司化发展,为秦腔的传承壮大进行了坚实有力地探索。
   2006年5月20日,秦腔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华商报记者 路洁 整理 摄影 侯治华  

深圳龙岗劳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