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脱贫大道”修到家门口

  8月30日,省委、省政府下达脱贫攻坚秋季攻势行动令,启动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发出了解决农村公路最后一公里问题、全面夯实脱贫攻坚基础设施的最强冲锋号。军令如山,作为省会城市,贵阳市将坚决“走前列、作表率、当先锋、做贡献”,“高一格快一步深一层”地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打好“四场硬仗”,抓好七大攻势重点的落实,全面掀起脱贫攻坚秋季攻势热潮,确保再战告捷。
  为扎实配合全省和全市脱贫攻坚秋季攻势的深入开展,今起,本报开设“脱贫攻坚 秋季攻势”专栏,推出一系列报道,大力宣传贵阳市各地打好“四场硬仗”的做法成效、在脱贫攻坚秋季攻势中的生动实践、先进典型以及秋季攻势给贫困户带来的实在变化和切身感受。
  从贵阳市区中心开车出发,往西北方向行驶,大约一个半小时,便可到达观山湖区百花湖镇哪嘎村。
  由于地势偏远、交通闭塞、农业基础设施滞后,全村214户631名村民大多靠天吃饭,外出务工人员众多,属于典型的“空壳村”。
  不过,随着“三变”改革的推进、柏油路的修建,以及绿壳蛋鸡养殖、食用菌种植等产业的发展,近段时间,哪嘎村村民个个干劲十足,忙碌在收获的田野上。
  绿壳蛋鸡敲开致富门
  进入哪嘎村,记者首先被路旁山坡上的黑色羽毛鸡所吸引。这是哪嘎村引入养殖的特色绿壳蛋鸡,采用林下养殖的方式,喂食农户自己种的玉米。
  早在2012年,哪嘎村支部书记钟世奇就当起林下绿壳蛋鸡养殖的探路者,他反复琢磨发现,哪嘎村虽然地势偏远,但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林地开阔,生态良好,是个天然“氧吧”,发展林下养殖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钟世奇和党委政府的努力下,2014年7月,哪嘎村林下10000羽绿壳蛋鸡养殖项目落地。全村先后有15户村民加入到绿壳蛋鸡养殖中来,共创收50余万元。
  听闻老家有致富项目,之前在广东打工的钟世祥夫妇选择回家和村民一起发展。“现在是淡季,我家的1300多只鸡每天也可产蛋300多个。除去养殖成本,一个月下来有五六千元收入。”钟世祥笑道。绿壳蛋鸡远近闻名,经常一在微信群和朋友圈发出信息,就会接到镇上或市区居民的订单,根本不愁销路。随着收入的增加,今年,钟世祥家还新修了楼房。
  59岁的钟世秀今年养了2000多只鸡。“第一年我修了房子,第二年我买了车子,不养鸡我哪能做到这些。”说话间,钟世秀指了指自家的两层楼洋房。
  坑洼村路变成柏油路
  养殖绿壳蛋鸡给村民敲响了致富门路,但要说哪点做得还不够,首当其冲的就是通往村民组的道路建设。谈起这条坑坑洼洼的路,钟世奇说:“道路基础设施的欠缺,阻碍了村民的‘致富梦’。三年来,蛋鸡养殖规模减少了一半。”
  令人欣喜的是,今年7月6日,经过全新规划的哪嘎村至杨家庄农村公路新建工程正式动工。据悉,该公路全长约3.05公里,设计时速20公里/每小时,路基宽度6.5米,总投资2000万元左右,建设周期10个月。目前,这条双车道四级农村柏油路的路基雏形已经显现。
  哪嘎村距观山湖区主城区约30公里。“以前去城区办事要经温水村,过朱昌镇绕一个大圈才能到达。”钟世奇介绍道。新公路将从哪嘎村修到杨家庄贵黔高速互通处,连接百花湖出口,“之前,进村路有8.5公里,只有3.5米宽,柏油路修好后,开车到城区只要20多分钟。”
  柏油路的修建不仅解决了当地村民“行路难”的问题,也重新点燃了村民脱贫致富的希望。“一直以来,我都想扩大养殖规模,但道路坑坑洼洼的,运出去的鸡蛋好多会碎掉,因此没敢这么做。柏油路修到家门口后,我们再也不愁鸡蛋运不出去了。”钟世秀难掩激动的心情,计划如何扩大养殖规模。
  食用菌助力脱贫攻坚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也是脱贫的主要依托。随着柏油路的修建,哪嘎村又开始琢磨如何发展新的产业项目。
  食用菌种植是一项见效快的脱贫项目,种植十多天就可陆续上市。通过市里专家的调研,结合哪嘎村的地域环境特点,哪嘎村成立林森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食用菌种植项目。
  目前,19个种植大棚已完成结构搭建,9月份开始种植,预计将容纳15万棒,生产22.5万斤食用菌。按照每斤五元的批发价,产值可达112.5万元。
  据了解,哪嘎村食用菌种植采用了“三变”改革的模式,村民通过流转的10亩土地入股,每年参与分红。“我们将先找11户低收入户和4户低保户,每天每人发80元工资。”钟世奇说,“我们将瞄准花溪大学城、清镇职教城以及贵阳地利农产品物流园等地方,销售食用菌。秋季过后就是冬季,吃火锅的人会越来越多,相信食用菌的销量会越来越好。”
  “交通方便了,我相信我们的产业项目一定会越做越好。接下来,哪嘎村将以林下绿壳蛋鸡养殖、食用菌种植为重点,发展农旅一体化和庭院经济。”有了这条“脱贫大道”的支撑,钟世奇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

 

深圳零工市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