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基层干部:反形式主义措施咋就沦为形式主义

  原标题:“炸毛鸡打扮成开屏孔雀” 基层干部:反形式主义咋就沦为形式主义

  近年来基层形式主义虽有改观但仍然很严重。一些基层干部反映,日常工作被填表格、报材料等形式主义耗费了大量精力,为此加班熬夜已经成了常态,而实际工作没时间去干。一些基层干部直言,把“炸毛鸡打扮成开屏孔雀”的形式主义,如果不加以纠正,一些反形式主义的措施甚至也沦为形式主义。

  以材料好坏评价工作,是典型的形式主义

  不久前,半月谈记者在中部一个县采访,一名基层干部说,他曾熬一晚上做材料,就为给领导汇报。

  当时,这名干部作为优秀代表出席一个表彰大会。大会前一天,他把发言稿按规定交给有关部门审,结果没通过。大会组织部门的几名干部高度重视,连夜与这名干部认真改稿。

  “修改的不是我具体怎么工作的,而是哪些地方需要体现领导的讲话精神。”

  从晚上10点多改到早晨五六点钟,改了五六个版本后,决定还是用第一版。

  像这样被材料搞得精疲力竭而又无可奈何的干部不在少数。

  “实干苦干评不了先进,会做资料的年年受表彰。”

  湖南省某县的一位村支书说,基层工作面广线长、点多事杂,每项工作要做出成效,需要基层干部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天天整材料,分散了较多的工作精力。“以材料检查结果、评价工作好坏,就是非常典型的形式主义。”

  中部某市的一位街道办副主任对此深有感触:“每个上级领导来调研,都要有汇报材料。到了年中、年底每个部门也要有总结材料,有时候办公室文员一天要报五个对口条线的材料。”

  材料从留痕留影中来,这也是当下基层工作的“硬指标”,但这个“硬指标”逼出基层不少笑话。这位街道办副主任讲起当地对河长巡河的要求时说:“不仅要自己亲自去,还要邀请拍照的同志一起去,一次带上几套衣服,换一套衣服拍一个照,巡一次够写不少材料了。”

  “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是线多还是针少?

  一些基层干部抱怨,上级平时就干两件事,一是通知下任务,二是走马观花检查。“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现实是“线”越来越多,“针”却被“线”缠死了。

  华南某开发区一名工作人员给半月谈记者算了一下基层的“针”有多少。他说,当地一个基层组织一般有13名公务员。通常,领导有一正二副,这3人一般被各种党务学习和会议耗费大量时间;剩下的10人中除2名中层干部后只剩8人。这8人中一般是2至3人在对外窗口部门,5人在内部业务部门。

  “这种情况下,一人兼顾十几个岗位、负责40多个系统很正常。比市长还忙!”

  这名工作人员说。

  然而,上面的“线”却越来越多。一位街道办负责人说,他需要每月报送招商动态和产业发展推进动态,形成总结供区县主要领导参阅。这几年指标考核越来越细。比如,服务业增加值、服务业从业人口数也列入考核,但一些指标是怎么统计出来的都不清楚。

  “招商动态不应该是招商部门直接根据项目对接情况汇编吗?重大项目推进情况不应该是有关部门定期调度整理吗?这些任务都下到了乡镇,乡镇对项目反馈的问题大多无权解决,只是汇总数据进度而已。”上述街道办负责人说,他也不知道以后怎么办。

  在这种情况下,面对上级检查,基层不得不做些表面文章。一位干部说,上级任务一个接一个来,要求基层限期完成,否则追责。上面不着调,下面不搞形式主义怎么办?

  反形式主义,是如何沦为形式主义的?

  “形式主义就是把炸毛的鸡打扮成开屏的孔雀。为啥?领导爱看孔雀啊!”

  一位基层干部说,事事要材料、事事留痕留影,最大的好处是便于上级检查,看似形式主义,实质是官僚主义。

  部分基层干部认为,做任何一件事情均需要一定的形式。但形式主义仅仅完成形式上的东西,对实质工作并不关心。

  近年来,基层为解决形式主义问题采取了各种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基层干部认为,任务是上级下发的,考核是上级组织的。但很多工作是难以量化评估的,因而能被考核到的也往往是形式,考核方式不科学是造成形式主义的根本原因之一。

  还有基层干部群众反映,近年来反形式主义力度很大,但上级习惯把问题抛给基层,基层要落实只能开会传达,写会议纪要加上报表照片,不然如何证明你已贯彻?这导致以文山会海来反文山会海,反形式主义沦为形式主义。

  基层干部认为,反形式主义应该同时反官僚主义,不能“上级生病,基层吃药”。

 

责任编辑:陈琰 SN225

深圳劳务外包服务公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