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对抗我国第三位死因疾病 广州医科大学首提慢阻肺干预策略

  未来网(www.k618.cn 中央新闻媒体)12月26日电(记者 廖瑾)今日,教育部发布2017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项目评选结果,其中广州医科大学慢性阻塞性肺病早期干预等项目入选。据悉,广州医科大学冉丕鑫团队首次针对症状不明显的早期慢阻肺患者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发现吸入抗胆碱能药物噻托溴铵,能够显著改善早期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减缓肺功能年下降率,减少急性加重。

  据了解,慢阻肺是位居我国第三位死因的重大疾病,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达8.2%,其中症状不明显的早期患者占70.6%,该部分患者由于症状轻微甚至没有明显症状,很容易被忽视和漏诊。待患者出现明显气促等症状去主动就医时,大多数已处于疾病中晚期,此时期的慢阻肺患者治疗效果差,死亡率、再住院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广州医科大学的研究首次提出了慢阻肺的早期干预策略。提出对于长期吸烟、暴露于污染空气和生物燃料烟雾等慢阻肺患病因素的高危人群,宜早期筛查,一旦确诊,即便没有明显呼吸道症状,也宜及时启动戒烟、减少生物燃料烟雾暴露和药物治疗等综合干预措施,防止肺功能进一步下降和疾病发展,提高慢阻肺综合防治水平。

  记者发现,十大入选项目中,除了医学方面的研究,还有针对高铁安全和舒适度的项目研发。在十大科技进展里,浙江大学边学成教授牵头的陈云敏院士团队发明了国际上首台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动力效应试验装置。

  据介绍,高速铁路列车运行速度高,接近或超过路基土体的波动传播速度,列车运行产生的振动不能及时传播出去引发激波现象和马赫效应,导致路基产生过大振动和循环累积沉降,影响列车安全及乘坐舒适性。在实验室内可控条件下研究高速列车运行引起的线路路基动力效应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工程价值。

  浙江大学研发的装置将列车运行荷载转化为作用于一系列轨枕上的垂向动荷载,通过精确控制相邻激振器的加载相位差实现列车轮轴高速移动对路基的加载。整个试验系统由列车运行加载激振器阵列、加载控制系统、全比尺线路模型和测试系统组成,最高车速达360km/h。核心技术获美国发明专利2项,中国发明专利8项。

  据悉,入选2017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的还有北京大学的非对称微腔光场调控新原理研究、5纳米碳纳米管CMOS器件,华中科技大学的高性能数控系统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深海高精度水声综合定位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高轨同步轨道卫星星地双向高速激光通信,南京农业大学的诱饵模式——病原菌致病的全新机制,天津大学的真核生物酵母长染色体化学再造,西安交通大学的煤炭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发电多联产技术等。


  2017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项目评选结果名单。图片来自教育部官网截图

责任编辑:张义凌

深圳临时工派遣公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