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北京拟在朝阳区率先试点“网约护士”

  原标题:北京拟在朝阳区率先试点“网约护士”

  2月1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确定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试行“互联网+护理服务”。

  据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介绍,“互联网+护理服务”主要聚焦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医疗护理需求,6个试点省市是人口较多、老龄化较严重,“互联网+”管理和政策方面都比较成熟的地区。

  北京提出服务前患者需接受综合评估

  按照计划,6个试点省份应于2月25日前向国家卫健委报送实施方案。

  记者从北京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处获悉,北京前期已发布相关文件,试点方案正在制定,“这件事上,依法依规执业的问题是首位的,先是规范,然后才是发展。”该负责人称,目前打算在朝阳区进行试点,也正在向其他区征求意见,如意愿强烈、条件成熟也可纳入。

  北京提出,医疗机构是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的服务主体,想要开展该服务,需要医疗机构、信息平台、从业护士三方具备资质。医疗机构需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向发证机关申请家庭病床、巡诊等服务方式,登记后可在发证机关辖区范围内开展。而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不良执业行为记录的护士不得提供居家护理服务。

  哪些项目可以做?以安全、必要、有效、医疗风险低、易操作实施等为原则。经专家论证,北京制定了《北京市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项目目录(2018版)》,其中列入了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导尿管留置更换、压疮护理等需求量较大的服务,也有母婴护理、灌肠、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等内容。

  不过,并不是有需求就能实施。医疗机构提供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前,要对患者的护理需求、健康状况、既往史、家居条件等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估,明确告知患者服务内容、流程、双方责任和权利以及可能出现的风险等,签订知情同意书。

  其中,如涉及药品,需有在北京医疗机构注册的医师在北京市医疗机构开具的处方且经药师审验合格。不得涉及含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

  上海、浙江正制定详细实施方案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有关负责人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正在制定详细方案。

  对患者普遍关心的医疗安全问题,该负责人表示,将探索限定上门服务的项目,选取可靠的医疗机构进行合作,来控制风险。具体服务项目仍在研究,但已基本确定,主要提供安全性高的服务项目,如家庭褥疮护理、中风等康复护理。

  上门打针、输液的品种也将加以控制,可能产生不良反应的品种如青霉素、抗生素等,都将排除在外,“绝对的无风险是不现实的,但是通过限定服务项目,应该可以说风险可控。”

  该负责人同时透露,上海正在制定办法,以进一步规范医护上门服务,“医院的全职护士在非工作时间是否可以出去上门服务?出去服务承担什么法律责任?这些都是试点中要解决的。”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正在抓紧时间研究、推进,让试点政策尽快落地,并达到医患双方都满意的效果。对于网约护士收费问题,其表示还要和医保等相关部门衔接,需要一定时间。

  [焦点1]

  新规出台后,将带来什么改变?

  服务提供主体必须为医疗机构

  记者注意到,此前已有互联网医疗企业推出手机APP,提供护士上门服务。

  试点方案制定参与者、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暨中日医院远程医疗中心主任卢清君认为,网约护士服务让医患互动变得更方便,特别是对长期卧床的慢性病人有很大帮助。

  他进一步解释说,这部分患者行动不便,如果每次复诊、换药都去医院非常艰难,对于周期性的重复护理,护士上门服务将极大方便患者。另外,护士上门有可能会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对慢性病患者的监护也有好处。

  一位互联网医疗从业者告诉记者,试点方案的出台有些“意料之外”,毕竟相比于热闹的互联网医疗,医护上门并不是一个热门的领域。

  卢清君认为,在网约护士还未成气候之际提前出台规范,是为了让这一新业态有法可依,“试点方案把网约护士的应用场景限定得非常具体了,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开。”

  按照试点方案,今后提供网约护士服务的主体必须是医疗机构,而且要在试点地区内经卫生主管部门批准后,拿到试点许可,才能提供服务,现有互联网企业自己开办的“护士上门”业务将受到很大影响。

  “对企业来说,不再是做个APP就能提供服务;对患者来说,不再是网络上填一张申请表就可以预约护士上门。”卢清君说。

  [焦点2]

  患者医疗安全、护士人身安全如何保障?

  患者必须在医疗机构首诊

  焦雅辉坦言,“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最关键的环节是两个安全的问题。一方面是护士到老人家里提供医疗护理服务,人身安全如何保障;另一方面是医疗安全,比如一旦发生了输液反应,患者的医疗安全如何保障。

  北京一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护士上门服务的需求大,风险也大,越是出不了门的老人,护理操作往往更加困难,加上目前医患关系紧张,医务人员缺乏很好的保障机制,因此对上门服务态度慎重。涉及到输液等项目,则要求患者此前在医疗机构输过液、没有不良反应等。

  对此,试点方案要求,网约上门的护士必须是实体医疗机构派出的注册护士,应当至少具备五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和护师以上技术职称,能够在全国护士电子注册系统中查询;试点医疗机构在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前对申请者进行首诊,对其疾病情况、健康需求等情况进行评估。

  卢清君认为,让患者先到医院进行线下首诊非常必要,今后通过线下首诊,医疗机构可以提前知道护理内容、患者病况,医护人员也可以在确认患者身份、病情后才上门服务,保护医护人员人身安全。

  [焦点3]

  今后会否进一步放宽范围?

  全国推行暂无时间表

  按照方案,试点时间为今年2月至12月,除6个试点省市外,其他省份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选取试点城市或地区进行试点。在试点基础上,形成可复制的有益经验,逐步推广。

  今年12月底试点结束后,“网约护士”是否将在全国推广?卢清君认为,这取决于试点暴露出来的问题大小,如果试点出现的问题容易解决,或许明年就能全国推广。

  目前,“互联网+护理服务”主要聚焦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医疗护理需求。现实中,不少孕产妇、婴幼儿也有上门护理服务的需求。卢清君认为,目前对孕妇、儿童上门护理的管理经验还不够完善,儿童尤其是6岁以下婴幼儿,病情变化非常快,护士发现婴幼儿病情变化的能力不足,这种情况下放开,需要非常谨慎,“估计不会那么快放开,逐步探索比较合适。”

  ■ 现状

  护理人员少 积极性不高

  在北京,不少社区医院已提供上门医疗服务。多年前,西城区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上门为居民提供“临终关怀”照护;北京协和医院老年科也与八里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开展老年缓和医疗合作,为肿瘤及非肿瘤的疾病末期老人提供服务。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为居民提供换尿管、胃管、输液等服务。

  社区护理队伍如何执行规范化的护理操作?卢清君指出,这需要社区与大医院之间联合建立专科护理培训机制,帮助社区护士提供高质量、合规、适度的专科护理服务。同时,应保证医护人员参与的积极性,“目前互联网护理服务还没有物价部门的定价,如果定价太低,医疗机构没有兴趣参与;如果定价太高,家庭负担不了。”

  北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社区医务人员上门服务费仅20来块,印象中十多年前就是这个价。服务费不直接给到个人,因此医务人员上门可以说是在“靠觉悟”。

  护理人员短缺问题也有待解决。另一位社区医务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上门服务面向所有居民,但由于人手有限,只对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服务。

  卢清君还担心,互联网企业不知道哪里是红线,可能会涉嫌某些行为越界、护士非法执业的问题。

  新京报记者 许雯 戴轩

 

责任编辑:张申

深圳南山临时工派遣公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