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赏小校场年画 品百年前年味

  《豫园把戏图》  市民正仔细欣赏年画  市民在年画《新刻希奇一笑图》前驻足 本版图片/晨报记者 朱影影

    晨报记者 徐妍斐
  过年到豫园,除了看灯会,还能看什么?答案是上海年画。目前,《上海的年味——百年小校场年画复兴展》正在豫园华宝楼举办。
  据介绍,诞生于豫园旧校场路的上海小校场年画可谓是中国传统年画史上最后的巅峰,此番小校场年画重现豫园,不仅是与豫园灯会同样重要的民俗文化盛事,更是回望上海城市现代性的契机。

  两幅豫园年画跨越百年

  小校场年画复兴展在豫园举办,别有意义,因为豫园旧校场路正是小校场年画的“娘家”。44幅小校场年画的珍贵复刻本通过贺岁吉祥、时事风情、闺门侍女、戏曲故事这四大板块,完整呈现了小校场年画的历史渊源与艺术风格。
  一走进华宝楼,中庭悬挂的幕布就十分引人注目。这块幕布的正反两面,连接着豫园的百年沧桑和新时代风景——幕布的正面是小校场年画珍藏精品之一——《豫园把戏图》的放大复刻版,幕布的背面则是豫园的另一番风景——《新时代:上海的年味》。
  百年前的豫园是怎么样的?《豫园把戏图》 能把你带回那个年代的九曲桥畔——把戏艺人表演着爬梯、走钢丝等高难度技艺,围观者兴高采烈,遛鸟人三三两两,酒楼里的食客望出窗外看热闹,小孩子抢着看“西洋镜”……从这五色斑斓的生动画卷中,依稀可以听见百年前豫园的市井喧嚣。
  为了致敬《豫园把戏图》,上海当代画家叶雄用传统技法,单线勾描、填色创作了一副新时代年画。它描绘的同样是豫园新年,还是熙攘的九曲桥和层叠的传统建筑群,但展现的却是当代上海的都市风情:男学生骑着共享单车,时髦女性在自拍,老外提着“福”字,买五香豆的游客在扫码付款,抱着包裹的快递员在送货,天空还飞过了无人机……
  叶雄在讲述这幅画的创意时这样说:“年画是传统艺术形式,以前百姓们在过年时,都要在家里挂一幅年画,年画要有看头有讲头,能看一年讲一年,不然几天就厌了。所以年画要有时代气息,让大家看了以后会心一笑。”
  展览主办方告诉记者,来参观展览的人群主要分为两类:对上海民俗文化感兴趣的市民,和带着孩子前来追寻城市记忆的家庭。互动体验区,上海画家叶雄用当代技法创作的新时代年画《金犬迎春》拓印活动就很受欢迎;而在文创集市区,年画复印件、书签、明信片、红包等各种取小校场年画元素制作的文创衍生品也热销。在展览结束后,这些文创衍生品也会分散到豫园的各个小店内,让小校场年画的元素继续流传。

  憾失传承人无法申非遗

  上海小校场年画只有近一个半世纪的历史,在中国所有年画中诞生时间最晚。现存的小校场年画绝大多数于1890年至1910年间印刷发行,这是小校场年画发展最迅速的时段,也是中国传统木版年画史上最后一个繁荣阶段。
  作为中国年画最后的辉煌,上海小校场年画已知存世量却只有1000幅左右,是全国各产地年画中数量最少的。更为可惜的是,在对全国年画普查的工作中,各地已不同程度挖掘出年画传承人,如天津杨柳青年画传承人王学勤、山东杨家埠年画传承人杨洛书、苏州桃花坞年画传承人房志达等,但上海却没有一份关于小校场年画店庄和从业人员的传承谱系。没有正宗的传承人,意味着小校场年画无法像外地一些年画那样申请“非遗”。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上海小校场卷》主编、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张伟就开始关注上海年画,迄今为止已经观摩研究过几百幅。“现存的小校场年画,大约一半在国外,一半在国内,国内的小校场年画以图书馆、博物馆的国家收藏为主,民间收藏并不多。”曾有机构发起过小校场年画的民间征集,许多市民积极响应,纷纷拿出自家收藏,但是其中真正的小校场年画却寥寥。“有些是月份牌,有些是石印画,还有的是桃花坞年画。”
  相比其他年画种类,小校场年画的整理、研究都相对缺乏。据张伟介绍,小校场年画于上海诞生百余年来,上海本土在2010年前没有举办过一次小校场年画专题展览,也从未出版过专题画册。
  2011年出版的《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上海小校场卷》 可以说是一项弥补缺憾的文化工程。自此,小校场年画走入了大众的视线。今年过年,除了豫园华宝楼举办的展览,上海思南公馆展出的“中国年画艺术”沈国平藏品鉴赏展里也有30余幅小校场年画。
  [寻根溯源]

  在春节传统习俗里,年画是一个重要的角色。学者冯骥才曾把木版年画称作“中国民间美术的源头”。明中叶以后木版年画得到飞速发展,出现了诸如天津杨柳青、山东杨家埠、苏州桃花坞等著名的年画产地,并在清代进入鼎盛期。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即使是专业的年画圈子,也不知道上海有年画,直到小校场年画为人所知。

  小校场年画何时诞生?

  清朝末年

  上海有没有自己的年画?这个问题曾经困扰着学界,许多人认为上海只是附近一些年画产地的销售集散地。直到2011年《中国木板年画集成——上海小校场卷》的出版,让人们对上海年画有了颠覆性的了解,此后上海图书馆、上海历史博物馆连续几年在国内外举办的上海年画展和 《都市风情——上海小校场年画》等专著的出版,使上海小校场年画得到了学界的一致认可,并成为了一个专业名词。
  据文献记载,上海早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清嘉庆年间已开始有年画生产。1860年前后,清军和太平军在苏州爆发大规模战事,中国传统木版年画四大产地之一的苏州桃花坞年画业主和民间艺人为避战乱纷纷来沪,这股新鲜血液的注入,为清末上海年画的蓬勃发展打下了基础。

  小校场年画内容如何?

  以时事新闻入画

  当时上海年画的生产销售多集中在老城区小校场(现豫园旧校场路)一带,经营年画的店铺工场有几十家之多,俗称年画街。这些民间艺人揣摩上海消费者的口味,紧跟当时潮流,创作生产出反映上海租界生活和洋场风俗为题材的作品,逐渐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小校场年画”。《海上第一名园》、《上海新造铁路火轮车开往吴淞》 等都是这一风格的代表作。
  小校场年画开创了以社会事务为内容、以时事新闻入画的先河。这与传统年画表现的农耕题材是截然不同的,它浓缩了都市的时尚风情,与后来上海滩涌现的报刊插图与连环画也有渊源关系。

  小校场年画价值几何?

  印证上海城市发展

  不过,如前所述,小校场年画的黄金时期比较短暂,也就20年左右。张伟认为,这是因为清末民初上海城市工业的快速发展,让这一木刻工艺被更高效率的新技术所取代。“木版年画的制作成本高,一小时用木版拓印只能印几十张,但是后来出现的石印技术,一小时能印900-1000张,更后来的胶印技术,一小时能印一万张。”新老技术间悬殊的效率差距,让小校场年画逐渐走向衰弱,取而代之的是风靡老上海的月份牌、宣传画。
  张伟表示,在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小校场年画早已失去了使用价值。但它在历史性、社会性、艺术性上的价值是不会磨灭的。同济大学教授王国伟也认为,要看上海城市的发展就必须回到它的起点,找到它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基因。小校场年画展现了清末城隍庙的老城文化与上海生活方式变迁,生动解读了上海的精英文化和世俗文化是如何以丰富多元的方式,融合在城市文化的变迁过程中。
  可以说,小校场年画不但记录了上海百年前的风情,再现了上海人丰富的生活方式,也印证了上海城市诞生、发展和流变的过程。所谓复兴,就是让传统文化以某种方式融入当代文明的潮汐,为现代生活提供更多启迪。

龙岗劳动力市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