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展现青年人镜头中的人文景观、情感故事 226幅作品记录上海故事


226幅作品记录上海故事

  “家”@上海——第四届上海青年摄影艺术展览11月27日在上海文艺会堂展厅开展,展至12月3日。

  展览特设主题“家”@上海,旨在通过青年摄影人手中的镜头,展现他们对社会、生活和人生的理解和感受。征集作品的内容为青年人视野范围内的上海人文景观、情感故事、社会事件、民生风俗等。展览首次采用“专家评选”和“公众评选”两种评选方式,其中公众评选(微信平台)阅读量近9万,参与投票人数达48896人。最终,两种评选方式共遴选出22位作者的23件(226幅)作品。

  此次展出的摄影作品,从多个角度阐释了“家”@上海的主题,如叶妙娟的作品《睡》拍摄了深夜急诊室中陪夜的场景,突显亲情关怀与家庭温暖;杨青的《魔都之爱》用敏感细腻的摄影手法对生活中的普通物件场景进行观察和记录;黄琛佶的《追忆老城门》则用独特的后期效果,将守护上海家庭的老城门旧照与现代场景融合,今昔对照,唤起上海乡土记忆。

  戴晨昱等(团队创作)的多媒体作品《幻城童话》、沈晶茹的《夕阳下的石库门》《地平线的微光》、潘锋的《都市建筑》、窦雯珺的《都市之窗》、徐英轩的《不能被遗忘的角落——记消失中的知青农场》和朱俊平的《楼梯》等作品描绘出一个多元的上海风貌,有夕阳西沉中的上海老石库门、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也有静谧的郊野田园风光与记忆。

  陈颖杰的《音乐家在上海》、高雨的《老街上的居民》、马俊的《割苇人生》、黄嘉恺的《小岛渔民》、陶钧的《过去在眼前》和谢雨滋的《都市·表情》等作品反映了上海都市生活的多样性,从青年摄影人的视角去关注与诠释都市生活和日常角落。

  乔晓燕的《家@上海》、夏佳俊的《音乐让我们在一起》、徐明的《失落的家园》、顾宸宇的《高考下的偷生》、刘熠洲的《Mess》、张希的《@女人》和郑晓眉的《奔跑之路》则通过独立思考去感受生活,记录和反映都市青年人所经历和关注的事物。年轻的摄影师们用光和影证明了摄影可以是思考美的工具,更是在这个美颜泛滥时代的独立表达。

  开展当日,上海青年摄影交流会在展厅举行,围绕“转向——青年摄影从个体经验到公共议题”主题进行探讨。此外,主办方在展期内安排包括上海美术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上海摄影培训中心等六所院校的师生每天到现场进行教学观展活动,观众可参与并进行互动。

笋岗劳务派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