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余家军:一个人一条船 坚守孤岛的生命守护神

  

    余家军照片。

  位于大别山区的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响洪甸水库,山水相连,河汊纵横。在1400多平方公里的库区深处,有一个被称为“海岛”的孤岛。

  海岛的东岛岸边,常年停靠着一个船屋,外面挂着“麻埠镇齐山村海岛卫生站”的牌子。39岁的余家军是船屋的主人,也是齐山村唯一的村医。18年来,余家军无怨无悔地守着这条船,守着这座岛,守护着岛上200多名村民的健康。  

  留下只为一句承诺

  这里原本是大别山深处的一个秀美山村,上世纪50年代修建响洪甸水库,山村变成了东西两座孤岛,也就是现在的麻埠镇齐山村海岛村民组,岛上的村民出行全靠行船。

  海岛村民组共有居民55户,200多人口。近些年,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岛上还有100多名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

  “以前没有卫生站的时候,村民看个感冒都要往镇里卫生院跑,来回要走几十里山路,划两三个小时的船,如果遇上急病往往会被耽搁。”在库区长大的余家军感触最深的就是乡亲们看病难。

  余家军读初中时,有个乡亲被毒蛇咬伤了,由于村里没医生,大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在送医途中咽气,这件事让他下决心要学医。

  卫校毕业前,老父亲被查出癌症。临终前,父亲拉着余家军的手说:“军子,回来吧,这里需要一个医生。”父亲的嘱托像一座山,重重地压在他的心上。

  余家军1999年从六安卫校毕业后,回到齐山村,和妻子吴起娇把家安到了船上,取名“海岛卫生站”。从此,坚守孤岛18年。

  如今的这间卫生站是2013年底新装修的,约70平方米的船屋被隔成了6间小房间,其中4间被用作接诊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剩下两间作为卧室和厨房。余家军说:“住习惯了。现在这条件好很多,前几年住水泥船,条件更差,夏天凳子烫得不能坐。”

  大船前面泊着的一条小木船,已是陈旧不堪。18年里,不论是白天黑夜、刮风下雪,余家军划着一条小木船每日来往于东西两岛之间为村民们看病,这条木船也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水上120”。

  船上没有灯,夜里出门行医,只能用手电筒照亮水路。“2008年一天夜里出诊,路上遇到了大雾,水面一片漆黑,打开手电能见度也不足1米,船一下撞到山上,差点掉到水里。”现在回忆起来,余家军还心有余悸。

  

    余家军乘船前往村民家提供医疗服务。

  孤岛深处他是最贴心的人

  在村里,居民都亲切地喊余家军“军子”。“军子是好医生,这么多年了,对我们尽心尽力,大伙都相信他。”村民詹龙祥说。

  孤岛深处,下了船,沿着狭窄的土路往山上走500米便是詹龙祥家。詹龙祥的父亲詹广福今年92岁,患有高血压二十多年,余家军18年来每周都会上门为他检查身体。近些年,老人的记性越来越差,但一见到余家军,便滔滔不绝,“军子,前几天我丢了50块钱。”“我这腿越来越沉,迈不动了。”……

  “军子比我这个当儿子的都做得多,老头跟他比跟我亲。”詹广福的儿子詹龙祥说。詹龙祥早些年和妻子在外打工,2007年的一天,年迈的母亲在家不慎摔倒,头破血流,邻居赶紧给余家军打电话。余家军立刻赶来救治,在老人身边足足照顾了7个多小时,直到詹龙祥从外地赶回来。此后4年里,余家军每周都会去詹龙祥家给他的父母检查身体,直至詹母去世。

  余家军的手机从来都是24小时开机,只要村民有需要,他总是随叫随到,从来不收上门费,只收个药钱,遇到特困户他还免药费。

  对于村民的病情,余家军几乎烂熟于心,谁有何种病史,不用病例档案,他随口就能说得出。

  “我老伴的病就是被军子发现的,不然人早没了。”村民刘伟青说。2013年,余家军去给岛上妇女翟玉云开降压药,翟玉云偶然间一个拿钱的动作引起了余家军注意。

  “她想从几张钱里拿出一张十块钱给我,就这个简单的动作,她拿了半分钟。”余家军怀疑翟玉云可能还有其他病症,于是立即联系六安市的医院,将其送去检查。最终翟玉云被确诊为脑胶质瘤,及时得到了手术治疗。

  

  余家军为村民检查身体。

  走不出去的海岛舍不下的情

  一个人、一条船,18年以一颗医者仁心,矢志不渝守护老百姓的安康。

  2012年开始,余家军获得过很多荣誉,但这并没有明显改变他的生活条件。如今,他更忙了。今年以来,根据国家《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的要求,金寨县出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与余家军签约的贫困户共176人、有偿签约55人,他每年都要为签约户提供2到6次上门服务,包括量血压、测血糖、心率、尿液等项目。

  “目前卫生站一年收入大约在1万元左右,主要是药品零差率补助和公共卫生补助,”余家军说,家里主要经济来源依靠妻子吴起娇种植茶叶,一年大约在2万元左右,生活并不富裕。

  余家军的女儿余冉如今考上了金寨县的青山中学,儿子余显武则在麻埠镇上读小学。为了陪孩子读书,余家军的妻子吴起娇不得已到镇上租房,周末再带着孩子回岛上。

  看到岛上其他年轻人陆续迁出小岛,吴起娇笑着说:“不是没有机会出去,但是他放不下岛上的乡亲,舍不下船上的卫生站。”几年前,在扬州做生意的内弟打电话来希望余家军夫妻俩去厂里帮忙,开出一个月5000块钱的工资。知道这个消息后,村民们都跑来挽留余家军,看着乡亲们祈盼的眼神,余家军最终选择继续坚守。

  “我不能走,实在割舍不下这份情。只要乡亲们没病没灾的,我就知足了。”余家军说。

  18年小船上的坚守,余家军诠释了一名乡村医生的职业道德风范。敬业的人生最美丽。余家军的职业生涯,焕发出令人敬仰、感铭的耀眼光亮。

  一名普通村医,却没有一刻忘却沉甸甸的责任,以一颗医者仁心,矢志不渝守护老百姓的安康。透过余家军,我们看到在看似浮躁、功利的社会环境里,依然有很多胼手胝足、夙兴夜寐的普通人,用实践的德行,行动的力量,守护着向上向善的社会核心价值,从而为商品大潮裹挟下的一些迷茫人群,提供了清晰的精神坐标和强大的心灵支撑。伟大与高尚,来自日常细行的积累和沉淀,他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默默践行者。向他们学习,各行各业多一点职业操守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和锤炼,多一点敬业爱民、无私奉献,就会少很多假大空,少很多庸懒散,我们的人生会更充实,事业会更兴旺,社会会更和谐。

  (田昊/文稿统筹,据新华网、央广网、中安在线等相关内容整理)

南头临时工劳务市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