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十里彩虹跨长岗 惠及民众三十七年

    长岗坡渡槽总长5200米,被誉为“广东红旗渠”。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张迪 张梓望 摄


    1月的云浮依旧芳草遍野,暖意融融。从罗定市区驱车20余公里来到罗平镇双连村,登上长岗坡坡顶,只见由一座座拱桥托起的渡槽一头挑起远山,一头插入蓝天,宛如一条巨龙横跨天际。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改变罗定城区周边“十年九旱”的面貌,罗定组织1万余名群众用4年多时间建成长岗坡渡槽。如今,渡槽每年将近4亿立方米的太平河、罗镜河河水横空运输至金银湖水库,灌溉着8万多亩农田,为城区及乡镇55万人提供生产生活用水,使罗定盆地俨然似“天府之国”。

    “长岗坡渡槽能够建成,靠的是‘为民、担当、苦干、创新、奉献’的长岗坡精神。”时任罗定县委副书记李均林说,正是当年罗定人民“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和“一心扎根工地”的奉献精神成就了我国水利史上的这一奇迹,而这一精神也激励着罗定乃至云浮人民在新时代继续前行,把建设现代生态城市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人力筑起广东“人工天河”

    全长5200米的渡槽跨越罗平镇的平垌、竹围、双连三个村,其规模和长度在2014年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鲁山县沙河渡槽建成之前,一直雄居世界第一,被称为“广东红旗渠”。

    多年前罗定有个顺口溜:罗定黄泥土,一场大雨变黄泥。山上不长草,若要保老命,必须离家走。

    解放后,罗定和全国一样大办水利,但要从根本上解决城区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及罗定江下游的干旱问题,必须修建一座既能为城区提供饮用水源,又能同时满足农业灌溉的水利设施。

    建一座大型渡槽,把泷江上游罗镜、太平两条河的水引入金银河水库!

    1976年11月,长岗坡渡槽兴建动工,但一动工就面临着诸多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没钱”,时任罗定县船步公社书记何燊林说,当时从党员干部到广大群众都敢想敢做,知难不退,党员、共青团员、青年突击队成员和群众1万余人一起努力,勘山测绘、肩挑人扛,完全凭借人工的力量筑成了这条广东“人工天河”。

    今年68岁的黄天德回想起40多年前参与长岗坡渡槽建设时的日子依旧感慨万千。当时他担任罗平镇古勇村党支部副书记,带领着全村30多名青壮年一起挑河沙。“用簸箕铲,用锄头翘”,黄天德告诉记者,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冷冬季,“平均一天要运2吨”。

    双连村的陈瑞文当年在修建渡槽时还是一名26岁的小伙子,每天的工作就是将水库中挖出的泥土运往渡槽的堤坝。“就用平板车装,一车能装七八百斤”,陈瑞文回忆道,自己平均一天要运50至60车,饿了就忍着,累了就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休息,但只要想到未来全村人民都能喝上干净水,就充满了动力。

    据介绍,当时“干部群众不舍昼夜”却从不喊苦喊累。1981年1月,渡槽正式竣工通水,罗定人民用双手建起了一条能赐予甘霖雨露的“巨龙”。

    530万元建成水利奇迹

    远望长岗坡渡槽,一个个跨拱支撑起长长的槽身,站在跨拱下,只见硕大石块砌起的槽墩外墙严丝合缝,整个渡槽更是造型美观。而这座当时排名世界第一的渡槽,总造价仅530万元。

    “技术难题是要克服的一个重要问题。”李均林说,渡槽的设计完全出自广东本地设计师之手,他们考虑到当时罗定物资贫乏、机械化程度低的情况,攀山越岭勘测绘量,从设计上反复推敲渡槽结构,将蓝图变为现实。

    时任罗定县水电局局长陈海顺回忆说,高空浇筑混凝土作业,除了很高的肋拱采用卷扬机运送混凝土外,绝大部分混凝土料都是靠人力一担一担地沿着排栅挑上去的。砌筑槽墩高达25米,也是靠肩膀将100多公斤重的石块一块一块地抬上去。

    正是共产党人带领着当地群众众志成城,发挥愚公移山的精神,一砖一瓦都精心布局,才完成这项水利巨作。

    30多年来,尽管渡槽的槽体日夜经受水流的冲刷,但没有一处漏水的缝隙,也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维修,持续为50多万人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

    无私奉献撑起一座丰碑

    “以往一亩地年产水稻不到400斤,如今能够产900公斤。”双连村的陈学开告诉记者,长岗坡渡槽竣工后,粮食产量大幅提高,村民们都过上了好日子。

    作为渡槽的建设者之一,陈学开对如今幸福生活充满感激的同时,也对当年的“峥嵘岁月”难以忘怀。他回忆道,当时工作条件艰苦,吃不饱、光脚作业,但大家齐心协力,相互帮衬,“即使一天要拉四五十车泥土也不觉得累”。

    陈学开的工友陈开林经历了1979年渡槽的塌方事故。当年10月31日,渡槽出口下垌四队负责地段塌方,6人遇难,5人受伤。陈学开的弟媳、侄女都在塌方中遇难,自己也在其中受到重伤。但仅仅休息了2天,他又带着腿上的伤,回到工地上继续劳动。

    像陈开林这样的奉献者在长岗坡渡槽修建的过程中还有太多。长岗坡渡槽牛路迳隧道施工时,民工姚四,之前没有和炸药打过交道,却承担了安装雷管的任务,他在山上草寮里和炸药一起连续住了103天,炸药附近要禁绝烟火,他就103天没有抽烟。打石工刘石松病倒了,工地指挥员半夜12时到工棚去探望他,却发现他又到隧道里打炮眼;安装支架的青年木工黄为烈,经常一个人坚持两班,一次一块石头从洞顶掉下来,打掉了他头上的安全帽,他的右颊和右肩负了伤却还坚持工作……

    “罗定儿女多英雄,壮志引太济金银。十里彩虹跨长岗,疑是银河落罗平。”1979年12月16日,时任水电部副部长李伯宁站上还在建设中的长岗坡渡槽写下这样的诗篇,如今该诗篇已刻在渡槽的入口处,被前来参观者诵读。

    ■对话

    时任罗定县委副书记李均林:

    水利奇迹依靠群众一锤一钎

    在走访罗定长岗坡渡槽时,该工程的总指挥之一、时任罗定县委副书记的李均林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的专访。

    南方日报:当时修建长岗坡渡槽的初衷是什么?

    李均林:罗定一直水源不足,要解决群众的吃饭问题核心在水源,因此要想办法将远处的河流引到自家门前。

    上世纪50年代,罗定先后建成引太、引泗、引沙、引镜4宗灌溉面积万亩以上的水利工程,形成“引蓄结合、长藤结瓜”的水利灌溉网络。1976年底动工修建长岗坡渡槽,将罗镜河、太平河水引入金银河水库。现在,渡槽不仅解决了几十万人的饮用水问题,还可以用来发电,发挥了实在的作用。

    南方日报:当时修建渡槽遇到的困难在哪里?又是如何克服的?

    李均林:工程的困难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技术问题、资金问题和水源不足。

    当时我们的机械化程度低,靠的都是人力。开山是群众一锤一锤地将山打通,水泥是我们自己制,炸药也是我们自己碾。

    另外,水源不足也是一个大问题。最初,我们只是计划将太平河的水引到金银湖水库,但这无法覆盖到沿线的诸多人口。于是,我们决定在罗定的分界镇再修建一个罗光水库,作为补偿调解水库。

    南方日报:您如何理解“长岗坡精神”的内涵?它在当今有何现实意义?

    李均林:群众有困难、有要求,共产党人就要努力解决困难,满足需求。

    罗定的水利工程搞了几十年,靠的就是党员干部与广大群众紧密联系、同甘共苦、共同奋斗搞出来的,共产党员一切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这种精神在当下仍旧有重要意义。

    ■记者手记

    艰苦奋斗将梦想变为现实

    粤西罗定的泷江河是当地人心中的母亲河。泷江河里真的有条“巨龙”,它腾起在天地之间,化作了长岗坡渡槽。

    初冬时节,记者来到罗定瞻仰这座“巨龙”的风姿,站在长岗坡顶,望着远处沃野千里,听着脚下流水淙淙,希望从它的一砖一瓦中寻觅是何种力量支撑罗定人民完成这一历史奇迹。

    在与当年渡槽建设的亲历者、参与者和见证者的交谈中,记者感受到一种在困难面前永不屈服的韧性和誓将构想变为现实的勇气:渡槽建设从一开始就面临人力、物力、财力不足等诸多困难,但这丝毫没有影响罗定人民的建设决心和热情。没有道路自己修,没有工具自己造,没有石灰自己烧,没有炸药自己碾……即便遭遇塌方,痛失亲人,依旧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劳动。

    长岗坡渡槽也是罗定人民智慧的结晶。精密的施工、巧妙的结构,在增加跨拱稳定性的同时大大节省了建筑材料,也使渡槽更具观赏性。如今,十年九旱的罗定盆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乐土,罗定先后5次摘取“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建设了20多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培育出“罗定亚灿米、聚龙米、青洲米”等优质稻米品牌。

    “为民、担当、苦干、创新、奉献”,在罗定市引太工程管理处花碌坑管理站,记者看到了“长岗坡精神”的十个醒目大字挂在墙上,它指引着当代青年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艰苦奋斗,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蓝图变为现实。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吴珂 发自云浮

    统筹:戎明昌 辛均庆

深圳东晓劳务派遣公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