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建立爱心平台帮扶甘肃贫困学子 80多位志愿者传递山外的关爱


    扬州昕跃爱心平台志愿者与山区贫困学子合影


    去年,本报报道了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准高一学生戚政敏,随母亲夏女士前往甘肃会宁县山区乡看望资助的5个贫困家庭。在爱心人士帮助和支持下,戚政敏和母亲建立了昕跃爱心平台,来自扬州、珠海、广州等地80多位爱心人士加入,结对帮扶会宁山区品学兼优的贫困孩子,年汇款40多万元。

    一次特殊毕业旅行

    母女共建爱心帮扶平台

    去年7月初,戚政敏随母亲前往甘肃会宁山区,开启一次特殊毕业旅行。看到满面愁苦的乡亲时,15岁的她被眼前的情景震撼了。“山路十分陡峭,车子一路在颠簸,难以想象,孩子每天都要走上几个小时……”

    随母亲一家家走访,给资助的贫困家庭送上善款和礼物的同时,戚政敏用相机拍下一个个让她感动的瞬间,回来后,她写下了第一篇图文并茂的《西行小记》。“我希望自己的帮助能改善他们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状况,希望他们也像我们一样,欢快地奔跑在成长的道路上……”

    夏女士告诉记者,看到女儿发自内心的文字,学校的两位老师和15位同学的家长加入进来,愿意结对帮扶当地贫困的中小学生。不少朋友们也打电话或发微信,也要结对……

    于是,夏女士和女儿决定建立一个爱心平台,让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结对帮扶更多的贫困中小学生。这个爱心平台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扬州昕跃爱心传递”。

    “我特地请一个宁夏90后志愿者设计标志,意思是用我们健康的理念,关爱的双手,给成长中需要帮助的孩子引导和支持,托起他(她)们对追求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望……”夏女士告诉记者。

    传递山外的关爱

    孩子们感谢“城里亲戚”

    结合当地的生活条件,夏女士和爱心人士确定了帮扶的要求:“爱心人士与贫困学生结对后,初中一二年级每月100元,初三年级每月200元,高中、大学每月300元,每月定期汇款,若因各种原因导致资助无法正常进行,请及时联系志愿者,团队将为受助学生重新结对。”

    夏女士说,所有被资助的孩子信息,他们都会进行认真核实与实地走访。“我们的初衷很简单,只想让这些努力学习的穷苦孩子,能吃得稍微好一点,能有精气神勤奋努力,靠读书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山区的孩子纯真无瑕,当他们每个月收到山外陌生的或是爷爷奶奶,或是叔叔阿姨,或是哥哥姐姐的汇款,第一时间都让家人给他们发来短信道一声“谢谢”。当地杨集中学初一学生裴变菲,家中姊妹6人,她成绩优异,还很懂事。她在给82岁的扬州陈奶奶信中写道:“奶奶,很感谢您能够帮助我和我的家庭走出困境。我想,您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帮助,更重要是心灵上的帮助,现在我家又多了一户居住在遥远城市帮助我读书的亲戚了。”

    更多爱心人士加入

    志愿者再到会宁看亲人

    “每个月固定时间的汇款,看他们用父辈或老师的手机发来的短信,读他们工工整整的来信,都成了一种难以割舍的联系。”夏女士说,今年7月下旬,她带着女儿戚政敏再次前往会宁山区,这次与他们同行的,还有昕跃团队另外20名大小爱心志愿者。

    戚政敏在《西行小记(二)》中写道:“一路尘土飞扬,颠簸了一个多小时后,终于看到坐落在山凹里的学校……远远地看见了张丽霞、丁慧玲、高乐、杨书号姐妹,今年相见格外亲密……爱心人士各自找到结对的孩子,一阵寒暄后相拥拍照……”

    当地爱心人士、杨集中学80后老师唐伟,也曾是山区里一名贫困学生,毕业后毅然返乡教学。唐老师是昕跃平台最辛苦的创办者和执行者,他专门写了一首诗歌《同在阳光下》,末尾是这样写的:“站在会宁山梁的最高处,连绵的群山延伸地很远,很远,望着爱的方向,其实扬州并不远。”

    是的,扬州并不远,爱心也不远。戚政敏和母亲夏女士以及昕跃平台的每一位志愿者,在这条爱的道路,将继续前行。他们也想通过本报,呼吁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爱心资助一对一的行动中来。有愿意资助的读者可与记者联系,号码:18952781849。   记者 张庆萍

深圳务工中介公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