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年轻人养老需500万?新京报:社会面临较大养老压力

  原标题:年轻人养老需准备500万?作为90后,我没这么悲观 | 沸腾

  这代年轻人能否过上更有尊严、更有品质的退休生活,相信随着个人生命历程与社会发展,会逐渐明朗。而年轻人肯努力,未来就可期。  

▲ 数据来自《维度》

  文|与归

  1。

  又是一年重阳节。这是一个属于老人的节日。

  以往,人们在这一天想起的是孝敬父母长辈、尊老助老;可这两年,人们却在这个节点不时提起以90后为主的年轻人。

  有机构做了一个“重阳节大调查”:多少钱才够养老?

  数据显示,31.03%的95后认为,需要500万以上才够养老;目前月收入3万元以上的,77.78%的人群也都认为需要500万以上。

  这个金额乍看来过于庞大,但考虑到95后退休至少也要在本世纪50年代,准备500万养老(以现在的购买力计算),似乎也不足为奇。

  有人说,这焦虑感在不同群体上蔓延,从端着保温杯泡着枸杞的中年男人,到上有老下有小的80后,以及面临就业难、高房价的90后,焦虑普遍存在着,人们感到“压力山大”。

  有些数字看上去也是沉甸甸的:

  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有2.41亿,占总人口17.3%。把我国的老人全部划出来组建一个国家,它的人口规模可以排到世界前五,介于印度尼西亚和巴西之间。

  回看我国的老龄化,从1999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到2017年,我国老年人口已经净增1.1亿,这相当于一个日本;单2017年新增老年人口就超过1000万,相当于一个葡萄牙;近五年,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激增近25%。更疯狂的数字在未来,预计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

  2050年,十个中国人里,三个半都是老人。这个数字足够庞大。那时候,社会恐将面临较大的养老压力。

  2。

  对于未来的焦虑,大概衍生于三组数据:一是我国社会老龄化加剧;二是我国出生率下降;三是包括养老金在内的社会保障问题。这三个方面都有充分的数据予以佐证,客观来说,三重压力之下,养老焦虑悄悄袭来是一种必然。

  前段时间,一篇叫《80后与90后终将晚景凄凉》的文章广泛流传。文章的开头,也即“引子”是,2018年7月1日起,中国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也就是说,养老金要取有余补不足。文章便是以上面说的三个方面的数据作为主要论据。

  但这样的一般算法忽视了诸多变量:科技之变、社会之变。虽有养老压力,但这个社会也越孕育着峰回路转的未来。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怎样的改变,这便是我最大的乐观。

  一个上世纪60年代的年轻人,无法想象自己30年后,可以开一家饭店、办一个服装企业或者为老板打工,他以为自己的退休生活依旧是“吃大锅饭”。

  住宅制度改革之前,绝大多数城镇居民还以为“房子是分的”,他们还没有关乎“房价”的焦虑。同样的道理,我们也依然难以勾勒出30年后的社会场景。

  最近看《日本新中产阶级》,中学生的高考压力和应试压力、工薪族的加班压力和育儿压力等,和这些年的中国人如出一辙。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那个年代,是日本战后欣欣向荣的年代,社会在稳定中充满预期和机遇,甚至可以说是日本有史以来最好的时代。

  3。

  就个人而言,我可能不会想太多退休之后的生活。因为眼前始终会有更大的现实。只有迈出第一脚,才会有迈出第二脚的可能。

  所谓的迷茫,其实是建立在不愿去改变的惰性之上。这就又衍生出一个问题:一代人的命运究竟是掌握在自己这一代手里,还是掌握在上一代人手里?

  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做了一个小小的调查,“作为90后,你有没有认真想过自己的养老问题?”十个人当中,超过一半的回答是“没有”。

▲ 作者提供的对话截图

  不是不去想,而是无从多想。因为眼下需要考虑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买房问题、工作问题、结婚问题、要不要生孩子的问题……养老问题虽然重要,年轻人也能感知到养老的压力,但对于到2050年才会老去的90后来说,这个问题可能还有点遥远。尽管被问到这个问题时,他们也会本能地紧张。

  这代年轻人会有养老压力,也是基于他们对退休生活的高预期:所谓养老,不只是简单的吃饱喝足,还应该是更有尊严、更有品质的生活,可以去不同地方旅游,可以购买较好的医疗服务,可以不必麻烦子女。而这些问题,也只有随着个人生命历程与社会的发展,才能逐渐明朗。

  作为90后,我相信这个社会一直是变革的,社会是可期的。佛系但不堕落,迷惘但不失方向,只要肯努力,养老不会成为大问题,毕竟,我们还年轻。

  编辑:新吾  实习生:邓海滢 

 

责任编辑:余鹏飞

深圳劳务派遣公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