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给城市留白,让生活舒缓

  制图/张继  白莲泾桥宛如游龙,点缀着浦江东岸。 /视觉中国  《攀登》 /倪修龙  杨浦段滨江空间亮点多多 /晨报记者 竺钢

    2016年,市委、市政府明确指出,齐心协力把黄浦江两岸建设成为全市人民共享的公共空间,从杨浦大桥到徐浦大桥45公里岸线到2017年年底基本实现贯通开放,将上海最精华、最核心的黄浦江两岸开放给全体市民,让老百姓有切实的获得感,有更多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幸福感。
  各部门、沿江各区、各开发主体按照“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不降标准”的总体要求,合力推进、狠抓落实,实现了杨浦大桥至徐浦大桥两岸公共空间45公里贯通开放的工作目标,给上海市民献上一份新年大礼包,践行了市委、市政府对全市人民的承诺。
  新闻晨报也将连续三天刊发特别报道“新滨江”。

  晨报记者 李芹

  留白,是中国画中最常见的一种艺术手法,让方寸之地显天地之宽成为可能。在黄浦江两岸45公里岸线上,就拥有着这样一种难能可贵的留白,每一个市民可以在亲水的公共开放空间内放慢脚步、品味着生活的留白。

  上海小囡的滨江记忆

  漫步江边欣赏两岸美景

  一条黄浦江,在物理意义上将上海分为了浦东与浦西,因为往来不便,车辆要过江,仅有隧道行;行人要过江,基本靠轮渡。
  那时候的滨江沿线,承担了大量的生产功能,驻扎了一批“铁、煤、砂、油、船”等大工业厂区。
  35岁的白领朱岚还记得,父亲就是这样一家大厂的工人。朱岚还记得自己第一篇作文的题目就是《黄浦江上的船》,那是她在父亲厂区里看到的情形,虽然写了不过寥寥数行,却得到了老师的最高评价“五角星+”。于是,那夹杂着金属与江水的味道,在她小小的心里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父亲上班要坐轮渡,从等候室到上船,有一段网格状的浮桥是她小时候最爱玩的。“喜欢穿皮鞋的妈妈最怕鞋跟卡在里面,上了船,我最喜欢待在船头或者船尾,马达启动时,江面波涛翻滚……”当时的小女孩一定没有想过,20多年后,曾经载着她们全家往返浦东与浦西之间的轮渡已经辉煌不再。如今,她可以漫步江边,欣赏浦江两岸美景,看看小时候觉得遥不可及的江对岸。

  五大主题绘就东岸蓝图

  而这,只是浦江岸线的其中一段,整个绵延的浦江东岸沿线,被设计成了五大依次展开的特色区段。加上200万平方米的开放空间、21个自然生态滨江绿地、12座各具特色的“云桥”、多处可远眺可休憩的“滨江城市客厅”……
  绵延的江岸线,是浦东不可多得的一笔财富,如何绘就一幅能赢得最大公约数的东岸美景?
  为此,浦东新区委托专业机构制作了一份主题为《黄浦江东岸开放空间贯通社会公众咨询》的调查问卷,共16000余份有效问卷被收回。调查结果显示,市民最爱去滨江活动的原因是环境优美,去滨江最普遍的活动是摄影、遛娃等。在市民眼中,最具有特色的滨江空间不仅要有优美的景观环境,还要拥有丰富的市民活动场所。
  于是,便有了最终的九大建设原则——畅行连续的慢行环境、开放可达的网络系统、便捷智慧的环境设计、特色多元的公共空间、古今辉映的地区文脉、协调瞩目的视觉景观、亲水宜人的绿色岸线、安全弹性的滨水界面和水绿交融的生态格局。
  和滨江其他区段不同,东岸江岸线有很多断点,在设计师的巧妙构思下,独树一帜的“云桥”概念应运而生。
  在东岸集团建设管理部总经理陈跃东看来,这12座桥不仅风格迥异、造型新颖,将成为沿线重要的景观标志,而且着重突出“慢行”理念,将步行道、跑道和自行车道三线合一。“真正地将原本的断点变成了沿河亮点。”比如白莲泾桥,连通着世博M2码头区域和白莲泾公园,是南浦大桥两侧区域整体贯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桥体采用了曲线设计,紧紧贴住距离不远的世博大道白莲泾桥,使两座桥在视觉效果上更加一致。
  三林塘港“云桥”位于东岸的最南端,三林塘是浦东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地区,,因此在桥的设计中处处考虑水乡文化与现代技术的结合。比如,玻璃栏杆扶手处就采用了江南园林中经常出现的冰裂纹作为底纹图案。

  工人摄影师的滨江见闻

  用照片记录滨江工地点滴

  1970年出生的倪修龙老家在安徽合肥,作为中建八局上海公司的一名物资管理员,从2011年开始,倪修龙就在徐汇滨江安了“家”。西岸传媒港、梦中心等项目都由他们公司承建,而他一待,就是整整6年。
  从一开始的荒芜到如今的繁华,倪修龙都用相机一一予以了记录。凌晨5点的上班路上、夜间10点的归程途中、盛夏高温里的汗水、寒冬腊月里的白气……倪修龙用3万多张照片记录下了滨江工地上的点点滴滴。
  看这张《攀登》,几名工人正在拆除龙耀路上的老水泥厂大库顶面,巍峨的建筑与攀爬在上的工人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随着徐汇滨江一天天变美,倪修龙和工友们的生活又多了一个消遣:逛滨江。三三两两结伴而行的跑友,扶老携幼举家出动的大家庭……

  文化注入绘就徐汇西岸

  据介绍,8.4公里的徐汇滨江岸线将打造成为生态休闲区、自然体验区、文化核心区和活力示范区四个区域。不仅如此,徐汇滨江还是上海中心城区黄浦江两岸可成片开发面积最大的区域,被视作黄浦江旁珍贵的一片“大衣料”。
  时光倒退几十年,徐汇滨江还是一处上海乃至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集聚了远东最大的机场(龙华机场,1917年)、中国第一个水陆联运码头(北票码头,1929年)、中国第一个湿法水泥厂(上海水泥厂,1920年)、上海第一个货运车站(铁路南浦站,1907年)……
  在将这些工业移走后,该拿什么来填充,与徐汇滨江贯通相得益彰以重新焕发生机?徐汇的选择是“文化”。作为中西文化的交汇地、近代海派文化的发源地,历史底蕴深厚、文脉资源丰富的徐汇,给出这样的答案并不奇怪。
  纵观近代史,徐汇曾经是引入外来文化的窗口。徐汇自明代起就成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之地,吸引了众多西方文化要素集聚,陆续兴建了徐家汇藏书楼、徐汇公学、徐家汇观象台等,并就此开启以“西学东渐”为核心的“光启计划”。
  于是,在徐汇的规划蓝图中,这里不但会被打造成为“上海 CORNICHE”(海滨大道),还将成为一片拥有20个文化设施和载体的集聚区,并且拥有自己响亮的名字“上海西岸”。
  “从生产性岸线向生活性岸线的转变,形成景观特色鲜明、传承历史文脉、彰显文化品牌的活力公共空间,并结合绿道系统和慢行系统,打造由沿江向腹地渗透的公共空间网络,促进‘水、绿、城、人、文’融合发展,努力打造迈向全球城市的卓越水岸。”西岸集团的相关负责人这样表示。
  临水而居,择水而栖,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梦想,而随着滨江岸线的贯通,亲水、近水将成为这座城市的日常。让我们一起期许:在新的黄浦江两岸感受新的风景,体验新的水岸生活。
        
  [新闻链接]

  浦东段岸线最长、开发主体多、工程量最大,充分发挥体制优势,深化完善整体改造方案,加大不同开发主体间的协调力度,通过建设云桥打通全线所有断点堵点,最终实现的22公里全线“统一规范、统一标准”的贯通体验;
  杨浦段滨江公共空间和综合环境工程五期项目全面推进,杨树浦水厂、宁国路轮渡站等难点节点逐一改造完成并形成亮点,完成杨浦大桥下游延伸600米的工程任务,共实现了3.4公里的贯通岸线;
  虹口段在上港、沿线央企及海关边检单位支持下,国际航运中心沿江贯通和置阳、国际客运码头景观提升同步实施,扬子江码头区域部队腾让工作取得突破,具备了工程实施条件,在杨子江码头通过临时贯通措施实现了全区段2.5公里贯通;
  黄浦段8.3公里全线贯通开放,南外滩区域海事、轮渡、环卫等码头设施实现了全面腾让,7个主题公园点缀世博滨江,中船地块实现合作突破,十六铺二期、南外滩亲水岸线、南外滩远望号亮灯成为滨江新景观,沿线江南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开发实现启动;
  徐汇段充分依托市、区合作推动项目实施,云峰油库、上粮六库等实现突破,近1000亩土地完成腾让,克服了淀浦河桥等桥梁及道路工程与沿线大型市政设施改造同步推进的多个工程难点,实现含延伸段共8.9公里的贯通。

深圳石岩劳务派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