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神童”事件里,我们唯独看不到孩子 |评论突袭赛

  

▲视频来自新京报“动新闻”

  6岁设计程序,8岁研发云计算平台,斩获诸多大奖,14岁签约麻省理工……莱阳“神童”的故事不知刺痛了多少家长恨铁不成钢的小心脏,当然也引来网友一片质疑。无论是极不专业的邮件正文,抑或子虚乌有的各类大赛,其实都足够可疑;麻省理工“从不主动签约”的一封回信,更是几乎宣告了结局。

  纸包不住火。在真相呼之欲出的日子里,我们不满于宣传人员与事实有悖的宣传,怀疑背后隐藏着什么利益,也冷眼看当地教体局左支右绌的解释。这当然都是正常的公共情绪,但在舆论沸反盈天的路上,谁关注了这位“神童”本人呢?

  如果这一切都是一部荒诞剧,那么主角又在何处呢?在“神童”事件里,我们居然看不到孩子!

  首先,我们要问一个问题:这件事李同学意下如何?“亚太经合组织互联网大赛”、“国家互联网论坛”、与麻省理工签约,这些信息是否在得到他本人的承认与许可之后才被写入文章?

  如果是,那么首先,宣传人员为何将未经核实的信息公之于众?如果不是,谁选择了这么一个无辜的孩子,以“宣传”为名绑架他?


▲“MIT招生官网截图:今年提前录取发榜时间为2017年12月14日,下午6时28分”,准确到分。

  其次,我们还需要知道:此时李同学对此事态度如何?众说纷纭中,唯一缺乏的是李同学本人的真实声音。在漫天的质疑声中,我们几乎可以肯定李同学已经对此事有所了解,莱阳教体局也称“要求学生出具证明”。但孩子对此事到底是怎么想的,我们不得而知。

  在搅动起舆论波澜之后,教体局的固执是否将孩子的诚实压在了五指山下?如果李同学坚称此事为真,那么是为了延续“面子”需要,抑或是享受于此事带给他的关注和某些巨大利益呢?

  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关注:此事对李同学影响如何?在深陷舆论漩涡的日子里,他背负着怎样的心理压力?

  即使这一切都是他自作自受,这也必然超出了他的预想与承受能力。而如果这一切都是来自某种力量的授意,来自某种利益的需要,让孩子成为了利益背后的牺牲品,那么谁有能力、有资格为一个可能被毁掉的孩子埋单?

  一片讨伐声与质疑声中,我们可能都沉溺于对真相的追求、对事件的批判,却唯独忽略了“神童”本身。我们听不到孩子的声音,而他可能已经陷入深重的困扰中。这不该是一个未成年人承受之重。

  □张忠杨(浙江大学)

编辑:新吾 纯洁 艾峥 校对:陆爱英

深圳放心劳务外包有哪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