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阳宗海多措并举治理水环境彰显新活力

以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为动力,拓格局、强产业、提品质、优环境、惠民生、奔小康,确保与昆明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把阳宗海风景名胜区打造成国际生态休闲旅游度假胜地、产城融合发展的示范区、昆明市的“后花园”。这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背景下,阳宗海提出的目标。

近日,记者来到阳宗海七星河湿地看到,天蓝水清的局面已基本形成,走在河长林的小路上,湿润的空气扑面而来,湖边的植被与湖水交相辉映,有如行在画中。用矿泉水瓶打一瓶湖里的水,在阳光下明显看到水体颜色清澈,透明度和普通矿泉水相差不大。依山傍水,拥有梁王山、阳宗海、汤池温泉水、关索戏,“一山一湖一水一戏”的独特资源为阳宗海的生态发展提供了条件。近年来,为了让“水更清”“湖更美”,阳宗海点面防治相结合,多措并举治理水环境,朝着将其打造成为昆明市“后花园”的目标奋进。

防治同步 根源上杜绝水体污染

环湖截污项目是阳宗海防止水体污染的重要项目,该项目采用分期实施的方式,一期工程建设总投资约2.78亿元,于2015年11月启动。主要在阳宗海西南段、南段、东南段建设总长约13.8公里的截污干管,实施阳宗片区雨污分流,并改、扩建现有污水处理厂。阳宗海北部引洪渠(摆衣河)项目为本期环湖截污的子项目,投资2518万元敷设截污管道19.36公里,主要针对流域片区14个村庄的污水进行截污后引入阳宗海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在强有力的措施下,目前,阳宗海环湖截污一期项目西岸至南岸段沿湖截污主管已贯通;东岸至春城高尔夫段沿湖截污主管完成99%;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完成70%;北部引洪渠工程完成项目前期各项工作,开始现场施工,工程进度已完成20%。项目完成后,阳宗海现有污水处理厂规模将从日处理0.5万立方米改扩建为1.0万立方米,北部引洪渠收集的污水经过处理后,达到1级A标的处理排放标准,彻底解决南北两岸污水源对水体的污染问题。

截污是一方面,面源防治则是另一方面。阳宗海先后完成了流域内污染负荷较大的凤鸣、北斗等10个村(社区)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实施了农田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规模化养殖场污染综合整治等项目,建设沤肥池720座,修建村庄污水处理设施38座,关停流域内4家规模化养殖场,实现阳宗海一级保护区全面禁养,最大限度减少了农业农村面源污染。

深化河长制 由上及下整治河道

对未发生污染的水体进行截污,对已发生污染的水体则着重治理。按照国家、省、市全面深化河(湖)长制的工作要求,制定了《阳宗海全面深化河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建立阳宗海区、镇(街道)、村(社区)、村小组“三级河长四级治理”体系,建立区级河(渠)湖库河长名录,区域共设立6位区级河长、28位镇级河长、44位村级河长,设置220块河长公示牌,开展巡河253次,发现整改问题50余个。与此同时,吸引企业和社会资金参与河湖保护项目建设,率先在阳宗海周边推行企业河长制,聘任企业河长11名,发动区域内各企业参与到保护治理工作中,实现“七无目标”。

在河长制的推行下,接下来,阳宗海将以“一河一策”为原则,拟投资约8400万元,对阳宗大河、七星河、摆衣河几条主要入湖河道开展专项整治,结合河道特征,通过河道沿岸截污、村庄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农业有机废弃物再利用等工程加强治理。

清晰的规划下,阳宗海水环境治理成效初显。1月4日,记者乘船行驶在湖面上看到,湖中央的水比岸边更清澈,波光粼粼的湖面在阳光照射下仿佛一块蓝宝石,恰巧驶来的正在巡视并完成治理工作的云南大学减污降砷船让湖面景观更加和谐。

“按照由内及外、由远及近、由点到面的思路,目前阳宗海已先后投入近12亿元治理水环境,现湖体水质已恢复至Ⅲ类,个别月份甚至达到了Ⅱ类。”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任袁培文说,通过推行精准截污治污、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生态恢复、全面深化河长制等措施,阳宗海已经初步实现了“天蓝、水清、岸绿、河畅、湖美”的目标。“十三五”期间,将继续构建科学合理的治理措施,持续改善水生态,争取到2020年湖体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以上,真正成为昆明市的“后花园”。(昆明日报 记者张怡)

深圳海山临时工劳务市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