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好教育非得靠钱堆出来吗?

    

   这两天,有个文章在朋友圈里热传,题目叫做《月薪3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文章的作者是一位企业高管,月薪三万多,但孩子一个暑假就花掉她三万五。文章里也列了个账单:一趟美国行,10天20000元;暑假需请阿姨照顾,5000元;钢琴考级,每周2节钢琴课,2000元;游泳班,2000元;英语、奥数、作文培训,6000元。

  前两天和一个朋友吃饭,他正好谈到自己买了学区房。房子是那种几十年前的老公房,五十几平,要价居然达到一百多万。这位朋友感叹,东拼西凑算是把房子买了下来,但言语间却掩饰不住内心的欢喜。而且在我认识的人里,买这个学区房的不在少数。看起来孩子果然是台碎钞机,甭管你处于哪个阶层,月薪多少,孩子教育总有办法把你给榨干。

  身边发生这种事儿越来越多,搞得我这个没孩子的人也开始焦虑起来,琢磨着是不是从现在起也得开始攒钱了。但同时我又很困惑,这么多钱的投入,真的能够帮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吗?这个投入和产出真的能成正比吗?我还是想给这种教育模式泼泼冷水。

  我没当过家长,不敢说这样的教育模式是不是正确,但我做过子女,我倒是想说说我父母对我的教育,和如今的教育比起来,可以说是反其道而行之。父母们自然希望我能够学习好、成绩好,但他们并没有严厉地督促过我学习。有点苏东坡所说的,成了很高兴,没成也不要紧。在我的童年时光里,好像除了上课以外,其余全部的时间都用来玩耍了。现在想想为什么我能够拥有这样的童年,恐怕在于我的父母并没有什么望子成龙的迫切愿望,自然也就没有了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感。他们不需要我替他们实现什么梦想,他们只希望我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也就够了。最终,我成长为一个世俗意义上的普通人,并没有出人头地,但我想也没有让他们失望吧。

  但如果说父母对我的成长没有尽职尽责也不对,我最终能够成为一个写作者和读书人,这和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我的父亲就是个爱书人,在我很小的时候,我身边就有很多书籍,他们送给我的礼物,往往也是书。没有人要求我去读书,只不过在这样的氛围里,我自然而然地就爱上了读书。

  这就是我的家庭教育,总结的话,可能只有两点:第一点,孩子的健康成长,要比他出人头地更重要;第二点,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自己要成为这样的人。不过话说回来,成为我这么个平凡人,会是那些为孩子呕心沥血的家长们想要的结果吗?在他们眼里,我这样的根本就不能算是教育成功的典范吧。而且假如我爸妈也像如今的家长这样对孩子倾尽所有、严厉教育,那我如今会不会就飞黄腾达了呢?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我们没法知道同一个人,读了名校和不读名校,对未来的发展会有怎样不同的影响,因为一个人没法既读名校又没读名校。

  然而最近看了一篇文章,作者是经济学者胡磊,文章探讨了读名校到底有没有用的问题,里面还真就找到了这样的案例。全美国排名第一的高中是位于纽约的史岱文森高中。这个学校录取规则就是一考定终身。因为报名者众,所以录取率只有5%。但这却给经济学家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对照样本:有些考生很幸运,压线过关,有的考生倒霉,差一分落榜。但其实他们的学习水平没有什么区别。这时候,研究者只要持续跟踪这两拨学生,看看他们日后考大学的情况,不就可以分析出就读史岱文森高中到底有没有用了吗?注意,结论来了!数据分析显示,这两拨学生3年后的大学考试成绩和他们最后去了什么大学,没有任何区别。甚至连微小的差距都没有。

  当然,美国的经验可能没办法直接拿到中国来。中国的名校和普通学校在教育资源上的差距,可能是美国的学校无法比拟的。也许在中国,读名校和不读名校真的就能产生质的差别。因为没有类似的社会实验,所以我们对这件事是否属实也不得而知。

  而且对于中国家长来说,即使我们也做了类似的实验,即使实验结果也和美国一致,我想这样的结果也未必能够说服焦虑的中国家长。对于大多数中国家长来说,教育不是什么社会实验,而是关于家庭命运的抉择。对于那些希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底层家庭来说,谈论什么快乐教育、素质教育太奢侈了。而对那些希望下一代不掉队的中产阶级来说,又怎么可能在起跑线上就放弃呢?

   所以我也明白,我这些冷水碰到了家长们熊熊燃烧的教育之火,恐怕迅速就蒸发了。但如果能够给这狂热的教育投入降降温,我这篇文章也不算白写。起码我们应该想清楚,我们付出的能力以及什么投入是值得的,而不是因为攀比心或者从众心就被这股浪潮给卷了进去,然后几年以后发现,大多数投入其实没什么用。而我们必将磨损的,是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

本报评论员 牛角

坪地劳务派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