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古诗文占小学课文篇目3成


    昨天,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全国数百万就读于起始年级的小学生和初中生将开始使用“教育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现行的“人教版”“粤教版”“苏教版”“北京版”等版本教材将逐步被取代。

    教育部历时5年,统一组织新编了义务教育语文、历史和道德与法治教材,2019年,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年级全部使用这三科的统编教材。

    语文

    增加传统文化篇目

    教育部表示,新版语文教材格外重视引导读书。最重要的变化就是传统文化篇目的增加。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古诗文132篇,占所有课文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初中古诗文选篇124,占所有选篇的51.7%,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

    体裁更加多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也占有较大比重。

    “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特别否认了鲁迅在中小学课文中“大撤退”的说法,小学选择了2篇,如《少年闰土》;初中选择了6篇,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

    先认汉字再学拼音

    现在一年级先学拼音,然后再用拼音去认字。部编本教材则把拼音学习推后月余,先认一些汉字,再学拼音,而且边学拼音边认字。

    温儒敏表示,这么做是为了恢复孩子们对汉字的原初感觉,“第一印象”不是字母abc,而是汉字“天地人你我他”。温儒敏特别提出:“这个顺序的改变是别有意味的:把汉语、汉字摆回到第一位,而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不是目的。同时,幼小衔接,放缓坡度。把拼音学习推后一点,能减少孩子的畏难情绪。”

    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阅读习惯,“部编本”语文教材小学一年级就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意在和学前教育衔接,一开始就引导读书兴趣。小学中高年级几乎每一单元都有课外阅读的延伸。

    初中则加强了“名著选读”,改变以往那种“赏析体”写法,注重“一书一法”,每次“名著选读”课,都引导学生重点学习某一种读书的方法,如浏览、快读、读整本书、读不同文体,等等。

    历史

    明确“十四年抗战”概念

    历史教材,按照“线”“点” 结合的方式编排教学内容。“点”是具体生动的重大历史事实,“线”是社会发展演变的规律。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唯物史观,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编写体例上,把原先以“主题式学习”为主,变成以“时序性”为基本特征,按照时间的顺序,精选最基本的史实,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重要史事,更深刻理解社会发展演进的历史规律。

    在落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历史教材在古代史部分涵盖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学、艺术科技等多方面,涉及历史文化名人40多位,科技文化著作30多部。

    新版教材强调红色革命教育。八年级教材中,明确“十四年抗战”的概念,抗日战争得到完整叙述。以前教材可能只罗列几次大型战役,但现在的教材中既有正面战场也有敌后战场,国民党在抗战中发挥的作用得到体现,同时强调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

    道德与法治

    设置法治教育专册

    义务教育阶段原品德课将调整为“道德与法治”,在新教材中注重法治精神培育,把小学六年级上册和初中八年级下册设置为法治教育专册,集中讲授宪法;其他册的教材结合相关内容分散镶嵌,确保法治教育贯穿始终。其中,小学涉及30多部法律法规,初中涉及50多部法律法规、6部条例和司法解释。

    教材还结合实际案例,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培养辩证思辨能力。比如,归还失物要求物主“请客”的活动,就是想引导学生围绕“拾物归还,索取报酬该不该”来展开讨论。教材中还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比如,遵守交通规则等法治教育、遵守孝道等传统文化、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得到体现。 记者 刘冠霖

翠竹劳动力市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