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流动人口对经济贡献多大?15份研究报告告诉你答案

  原标题:流动人口对经济发展贡献有多大?15份经济学研究告诉你答案

  根据原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中国流动人口规模为2.45亿人,相当于每5个人中就有1个是流动人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2010年我国已经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这些成就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劳动力转移密不可分。城市化观察网整理了15份经济学研究,用数据探究流动人口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图片说明:纽约市市长移民事务办公室在2018年3月发布的年度报告中盛赞外来人口为纽约经济作出的贡献:2017年移民为纽约市的GDP贡献了约1950亿美元,约占该市GDP总量的22%。详见NYC MOIA, State of Our Immigrant City, 2018)

  一、流动人口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基础 

  李扬和殷剑峰(2005) 的研究认为,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因素之一在于劳动力的转移 , 这种转移的持续时间和转移后劳动力边际产出的变化 , 决定了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则是这种增长模式的必需和必然。

  王智勇(2013) 基于全国地级市数据的测算表明,平均而言流动人口每增加 1%,会带来地区GDP增长0.54%;另一方面,地区GDP每增长1%,会促进地区内流动人口增加0.52%。

  根据袁训国(2017)测算,1878-2015年流动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为19.99%, 其中1978-1989年最高,达到57.79%。而在1988-1991年期间由于实行流动人口管制政策,劳动的配置效应最低;1992年“南巡谈话”之后,流动人口的劳动配置效应才回升;在2003-2008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流动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40%。

  二、流动人口对地方经济和财政收入的贡献:部分区域研究   

  1。 北京 

  马晓微和张岩(2004)的研究认为,1997-2003年北京外来人口占城市人口的19.18%,为北京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27.96%。

  许学珍(2013)的流动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模型测算结果表明,2000-2011年期间北京市流动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在20%以上,且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作者认为,“当人们讨论流动人口给城市管理带来压力的时候,也应该看到他们为北京市经济增长做出的巨大贡献”,“流动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可忽视,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待遇”。

  曹洋(2015)的研究认为,北京市的经济发展正逐渐摆脱对资本和劳动的高度依赖,逐渐转向依靠技术进步。但是依然可以看出,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规模以及结构特征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达到了36.2%。常住外来人口对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对经济增长直接拉动上,还表现在改善了人口的年龄结构特征,降低了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常住外来人口社保缴费成为社保基金结余的重要来源。

  2。 上海 

  根据杨胜利和高向东(2012)的计量经济模型,1988-2010年间,外来劳动对上海市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34.55%,有效的缓解了户籍劳动力不足的局面。

  张力(2015)的研究认为,虽然流动人口中有大量并未参加社保或者缴纳个税,但是流动人口的消费对于地方税收的贡献仍然非常可观。

  

  3。 广东 

  流动人口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在深圳尤为突出。杨中新和胡晓明(1989)的研究发现,1987年深圳市宝安县常住人口约27万,外来人口约24万;当年常住人口对工业的贡献为110元/人,而外来人口对工业的贡献为1387元/人。

  吴森富(2004)对“五普”数据统计发现,广东省户籍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47年,而流动人口为9.46年,其中省外流动人口为9.23年。因此,外省劳动力的流入不但带来了劳动力数量的增长,还提升了广东省从业人员的人力资本水平。据测算,1990-2000年广东省劳动结构效应对广东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达到13.08%,最大达到22.55%。

  

  根据张铁明(2013)的计算,2010年广东省3128万流动人口GDP总贡献9094亿元(人均为2.91万元),对2010年全省财政收入贡献2368亿元(人均为7572亿元),对2010年全省教育财政贡献约181亿元。作者认为,各地对地方GDP和财政收入进行统计时,往往把流动人口带来的人口红利丢开不论,仅以户籍人口计算,累加进本地户籍人口之上拉大平均值来彰显政绩,却不为流动人口提供充足的公共服务。

  刘锦和林晓俊(2018)对东莞8个经济发达镇的研究表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个单位,人口集聚规模增长0.13个单位; 公共安全支出增长1个单位时,人口集聚规模增长0.61个单位; 教育事业支出增长1个单位,人口集聚规模增长0.94个单位。作者建议:完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是推进和巩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政策举措,也只有在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前提下,经济增长和人口集聚才能互相促进,从而为城市发展提供经济活力和人口动能。

  4。浙江 

  根据姜春芽(2014)的研究,温州市流动人口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基本上是随着流动人口数量增长而增长;而在人口流动人口减少的年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也趋缓。

  

李庄园(2017)的研究认为,2012年与2003年相比,总流动劳动力对宁波市GDP的贡献增加了8倍,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也增加了将近8倍。由于第二产业比第三产业能吸纳更多的流动劳动力就业,且第二产业流动劳动力对宁波市财政收入的贡献也超过第三产业,可见,流动劳动力的规模仍然是影响其所在产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大小的重要因素。

 

三、结语

 

尽管中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是如何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在老龄化和少子化日趋严重的当下,依旧困难重重。

 

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的目标,2014-2020年全国将新增1亿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年均新增约1667万人。都阳和蔡昉等(2014)测算,通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持续吸引农村人口到城市就业和落户,每年约带来2个百分点的GDP净收益(超过1.2万亿元)。如果户籍制度和与之相关的福利、公共服务能够及时、全面、彻底的改革,推动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将能够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版权声明]本文由城市化观察网汇编,转载请注明出处,且勿更改文章第一张图片。

 

参考文献:

 

1。李扬, 殷剑峰。 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高储蓄、高投资和中国经济增长[J]。 经济研究, 2005(02)

 

2。王智勇。流动人口与经济发展——基于地级市数据的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 2013(03)

 

3。袁训国。 流动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J]。 中国物价, 2017(03)

 

4。马晓微, 张岩。 城市流动人口的经济贡献量化初探[J]。 人口研究, 2004(04)

 

5。许学珍。 北京市流动人口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3

 

6。曹洋。 基于C-D生产函数的北京常住外来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 2015(19)

 

7。杨胜利, 高向东。 外来从业人口对流入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 经济体制改革, 2012(06)

 

8。张力。 流动人口对城市经济贡献剖析:以上海为例[J]。 人口研究, 2015(04)

 

9。杨中新, 胡晓明。 外来人口对宝安县经济发展的影响[J]。 人口研究, 1989(05)

 

10。吴森富。 流动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广东省的实证研究[D]。 华南师范大学, 2004

 

11。张铁明。 民办学校得到政府财政支持是应有的天然权利——论民办学校家长群体是社会财富和政府财政的直接贡献者和受益者[J]。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3(01)

 

12。刘锦, 林晓俊。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外来人口集聚与公共服务供给关系研究——以东莞经济发达镇为例[J]。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8(02)

 

13。姜春芽。 农村流动人口对温州经济影响研究[D]。 浙江海洋学院, 2014

 

14。李庄园。 流动人口对大城市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贡献研究——基于宁波市数据的测算[J]。 山东工会论坛, 2017(06)

 

15。都阳, 蔡昉, 屈小博, 程杰。 延续中国奇迹:从户籍制度改革中收获红利[J]。 经济研究, 2014(08)

 

责任编辑:吴金明

深圳南山人力资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