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在摩洛哥我代表国家——记中国援摩洛哥医疗队的上海医生们


  在阿拉伯语中,摩洛哥意为“日落之地”。

  1975年起,上海市受国家卫生部委托,承担援摩洛哥医疗工作。42年来,160多批、1700多名上海医生先后抵达这个位于地中海、大西洋和撒哈拉沙漠之间的国度。他们身着白色的医疗服,胸口贴着醒目的五星红旗标志,以精湛的医技和高尚的医德为当地民众无私服务,建起了崇高的口碑,被赞誉为“天使”。

  10月中旬,记者随上海市卫计委代表团来到摩洛哥,探访医疗队驻地和执业点。听到这些离家数万里的上海医生讲得最多的话是:“在上海,我代表的是自己或者医院;在摩洛哥,我代表国家。”

  最靠得住的医生

  中国援摩医疗队目前有8个医疗分队77名队员(其中医疗卫生专业人员58名),分别在穆罕穆迪亚、拉西迪亚、塔扎、沙温、阿加迪尔、梅克内斯、本格里、塞达特等地区公立医院开展医疗业务,大多数是条件艰苦的偏远山区和荒漠地带。

  记者问几位分队长,哪个科室医生最辛苦,回答都是:妇产科!

  摩洛哥妇女生育率很高,而且没有规范的产前检查。妇产科一次门诊医生至少要看30到40人,值一个班剖腹产4-5例是常态,最多时开8台手术,常常一夜不能合眼,累到走不动,站不稳。国内多年未见的疑难重症这里司空见惯,如子宫破裂、外孕大出血并失血性休克、前置胎盘、广泛瘢痕黏连……即使休息,医生也经常被叫去帮助抢救患者和手术。

  上海浦东医院援助塔扎省立医院,两位年轻的妇产科主治医师顾佳士、朱玉婷互帮互助,渐渐适应了“开不完的刀,做不完的事”。然而八九月份到来了,每天40多摄氏度炎热的天气,以及一个接一个的摩洛哥节日,产科4名摩洛哥医生居然有3个集中休假!队员们只能“毅然”接受挑战,甚至是“熬”。

  某日一早,朱玉婷医生因多日劳累体能还没恢复,下楼的时候脚下一软,从宿舍二楼楼梯口一直滑落到了一楼。被大家扶起后,她说骶尾部有点痛,又伸了伸腿脚说“还行”,径直去了医院。约过了3个小时,队长李承有点担心,赶到医院时朱医生刚主刀结束一台手术,手术衣被汗水浸湿了。李承给她做体查,触碰到骶尾部时她痛得大叫,虽然拍片没有看到明显的骨折影,但不排除隐性骨折。要不要换班?她摆摆手说“没事,不用”,又有病人已经到手术室了,不能让病人等!此后几周,朱医生痛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但仍拖着艰难的步子天天去医院,一台手术也没落下。

  从3月底入驻半年不到时间,朱医生和顾医生两人接生的婴儿达到了惊人的1087例。为什么工作如此繁重?援摩医疗队总队长汤琦解释:摩洛哥规定医学院毕业生必须在公立医院服务一定年限后才能涉足私立医院,公立与私立医院收入存在较大的剪刀差,公立医院的医务人员奇缺且不安心不稳定。因此,中国医务人员主要任务是为当地公立医院“补缺”。在有些地区的有些医院科室,甚至到了基本依靠中国医生来维持的程度。

  梅克内斯穆罕默德五世医院烧伤中心是摩洛哥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室,当年由上海瑞金医院援摩队员一手创建。但目前事实上只有援摩队员孙基伟一个医生和范佳莹一个护士。他俩从伤口处置到补液支持,从去痂植皮到整形康复,以及换药、抽血、静脉穿刺,全包了整个烧伤治疗临床。

  地处内陆的本格里医院,骨科的摩方医生仅一名,每周只看2个半天门诊,其余门诊和周一至周五24小时急诊值班全归中方;外科更是一个上海医生“光杆司令”。据统计,援摩医疗全队每月的诊疗、手术、抢救等医疗业务工作量超过1万人次。在如此高强度压力下,医疗队以一贯的艰苦耐劳作风毅然坚持了下来,未出现一例较大差错及事故。摩洛哥卫生部门和医院负责人评价:“中国医生是最靠得住的!”

  穷人最爱戴的医生

  在摩洛哥,病人对漫长的等待、散漫的接诊方式习以为常。然而,当地民众尤其是贫苦病人对中国医生的认真负责、自然流露的一视同仁态度,深受感动,对中国医生极为敬重爱戴。

  这天,烧伤中心的隔离病房里,4岁的小艾莎怯生生地向走廊里张望着。一周前,小艾莎因母亲煮茶失手被开水烫伤而住院。每天早上,一位身材高大的希诺瓦(中国)医生和一位美丽亲切的希诺瓦护士会准时来病房替她换药、包扎。

  这位希诺瓦医生孙基伟,看到与自己女儿同岁的小艾莎,看到她那大面积烫伤后孱弱的病躯,说不出的怜爱与惋惜涌上心头。他每天查房时都会带一些巧克力、糖果给小艾莎。护士换药的时候,他总是把小艾莎轻轻地抱在怀里,和她说话,逗她笑。换好药,他又让小艾莎趴在自己的肩头休息直到疼痛缓解,就像让顽皮了一天的女儿在自己的肩膀上慢慢进入梦乡。慢慢地,小艾莎已经离不开这位可亲可爱的希诺瓦叔叔的怀抱。但今天,希诺瓦叔叔一大早接了个急诊,到病房比平时晚了半个小时,小艾莎有一丝焦急。

  终于希诺瓦叔叔来了,今天他带来了漂亮的红头绳,给小艾莎扎起了中国式的羊角小辫子……

  孙基伟对记者说,看到小患者的敬重和依恋、眼神里的安全与踏实,工作再辛苦也值得。

  本格里医院因为病房配备和麻醉条件不足,仅能开展少量的剖腹产,连一个体表小肿块这样的小手术都无法进行。来医院看病的几乎都是穷人,每月相当于人民币几百元的收入根本无力支付私人医院高昂的手术费用,去几十公里外的大城市公立医院则需要排队几个月,很多病人就此放弃。来自上海普陀区的骨科医生吕南千和外科医生孙嘉尉看到这种情况,从器械备件里凑出5套小手术器械,征得医院同意,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试探着开展了门诊小手术。器械、纱布、铺巾的消毒全部自己做,没有助手,两个医生互相搭档。逐渐,门诊小手术在当地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力。

  中国医生,我的朋友

  来自上海新华医院的潘伟华第一次值班时,虽然对医院设备陈旧简陋有所心理准备,但还是有点吃惊:二十几把手术器械,居然三分之二是坏的!

  虽然是第一次上班,但急诊呼叫接连不断,潘伟华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一一妥善治疗。一名嵌顿性疝患儿经急诊医生手法复位失败,原已准备手术,潘伟华仔细检查后,以精巧娴熟的手法将嵌顿的疝块成功复位,迅速解除了患儿的痛苦。还有一名阑尾炎患儿腹壁肥厚,阑尾游移,手术有难度,潘伟华使用唯一一把能够有效夹闭血管的止血钳,夹一处、切一处、缝一处,绣花似的一点一点将手术做完,完美得令摩方助手赞叹不已。

  近年来,援摩医疗队员们时时思考,如何既薪火传承甘于奉献的精神,又与时俱进开拓援助医疗新局面。医疗队已不满足于简单的“补位”,而是越来越多地介绍中国医疗技术的进步,推荐中国的诊疗标准——

  外科医生指导当地医生进行腹腔镜微创手术、为烫伤病人开展植皮手术;骨科医生为伤患进行创伤修复时,示范尽可能多地保留肢体运动功能,而不是仅仅将断肢缝合了事;在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的救治方面,推荐国内已经普遍采用的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逐步替代当地通行的间断性静脉推注胰岛素,效果更好、时间更短、风险更低。

  古老东方的神奇中医,也在摩洛哥开枝散叶。

  今年4月10日,海港小城阿加迪尔第一家正规中医针灸门诊开张。从诊室设计图到中医术语翻译,担子都压在了来自上海虹口区的援摩队员周敏杰身上。开诊后每天连续工作7个小时,一点一点打开了局面,短短两个月门诊量就达到饱和,前期准备的计划用一年的针灸针4个月就用完了。虹口区卫计委闻讯,紧急采购2万根针灸针,空运到摩洛哥首都拉巴特,队员驱车来回1千多公里取来,保证了门诊正常运转。

  位于穆罕默迪亚的中医针灸中心已开诊30余年,每天慕名而来的患者络绎不绝,年门诊量超过1万人次。来自上海岳阳医院的分队长胡炳麟想,针灸在当地已有了一定群众基础,还可以进一步增加推拿项目。根据当地居民的疾病谱,推拿门诊遴选了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小关节紊乱以及头痛、抑郁症、失眠等辨证施治,效果很好,前来要求治疗的人数越来越多,不得不采取预诊筛选的办法来满足需求。

  10月16日,岳阳医院与摩洛哥穆罕默德五世大学医药学院和孔子学院签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合作开展中医药医疗、科研、教学,协助孔子学院开设中医文化课程,联合举办中医、书法、茶艺、太极拳工作坊等,更全面地展示古老中华文明的绚烂多彩。

  援摩队员们说,现在在商店里、大街上,我们是当地居民普遍认可的中国医生;病房里、手术台边、研讨会上,我们是摩方眼中的中国专家;到处都能听到“docteurchinois,monami”(中国医生,我的朋友)。

  在同胞最需要的时候

  近年来,援摩队员们不无欣喜地发现,遇到的中国面孔甚至上海乡音越来越多了。卡萨布兰卡怀旧的咖啡馆前、沙漠通往通古城的路上,常能见到三五成群或只身独行的中国游客。

  摩洛哥方面给予免签待遇后,中国游客井喷式增长,今年1—5月同比增长了760%。援摩医疗队在日常工作外,又肩负起领事保护任务:不仅仅为在摩、来摩华人提供医疗保障,还尽可能提供生活上的便利,让同胞们在摩洛哥期间多一份安心。“凡同胞来找,责无旁贷,尽力而为。我们给看病、拿药、管饭、留宿,帮助拿回失物,总之,中国同胞有困难我们都要管。”沙温分队长王永田说。

  去年10月,在渺无人烟的撒哈拉沙漠,4位同胞发生车祸。拉西迪亚分队队员们不仅精心治疗,每天还为伤员和家属们熬粥、蒸蛋,无偿提供餐饮。其中一位游客伤情严重,而拉西迪亚的医疗条件又极其有限,有严重并发症的危险。队员们义不容辞联系中国红十字会求助,通过航空医疗救援专机,顺利地将伤者护送回国。

  今年3月31日下午,一位中国游客突然来到沙温医疗分队所在的医院求助,称自己遭到抢劫并被打伤。队员们为他做了仔细的检查,写好伤情鉴定,并帮忙免除了相关费用。此后案件侦破过程中,队员们一趟趟跑警察局了解进展,及时向总队部和大使馆汇报,还通过电子邮件详细告知受害人。不久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受害者的物品被追回。受害者写来感谢信说,“在异国他乡遭遇打击,能够获得来自同胞的帮助,真的感觉非常欣慰”。

  今年4月19日上午,一位华人孕妇在塞达特哈桑二世医院通过剖宫产顺利诞下重九斤多的女婴,母女平安。这位孕妇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为了避免婴儿被母体传染,队员们提前咨询国内产科专家,制订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婴儿出生时需要注射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抗体,但乙肝在摩洛哥不多见,境内没有相关的药品制剂。经过一波三折,最终在总队部和塞达特分队全队队员的共同努力下,赶在孕妇分娩前买到了所需的药品。

  中国厦门少儿艺术团来塔扎演出,队员们到场助兴。了解到好几个小朋友生病后,队员们带他们回驻地悉心治疗,还端上了可口的饭菜、水果和酸奶,改善一下几天来不太习惯的伙食。孩子们拉着队员的手,“叔叔阿姨,到你们这里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

  “我国公民在摩洛哥的医疗安全保障,有8个医疗分队在,基本放心了。”中国驻摩洛哥大使李立说。

  记者手记

  在摩洛哥采访,记者印象最深的,是各分队驻地里的一小块一小块菜地。

  摩洛哥当地食谱,除了牛羊肉,最多是土豆、番茄、卷心菜,根本买不到国内常吃的绿叶菜。队员们自力更生,利用院子角落、走道周边,辟出一小块一小块地,播下菜种。他们像照顾婴儿般小心呵护培育这些种子,太阳太毒辣怕苗被灼伤,下大雨怕把苗给淹烂,顽童走过怕踩伤了苗,终于,那一小块一小块地渐渐绿了起来,小青菜、蓬蒿菜、芹菜、韭菜、小葱、南瓜、冬瓜……令人心满意足地在异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队员们还绞尽脑汁,或上网搜或自己摸索,学会了做豆腐、凉皮、油面筋;端午节时还找到芦苇叶,包了回粽子。家乡的味道上了舌尖,思乡的心灵得到了慰藉。然而到了晚上,摩洛哥仿佛洗过的夜空中繁星点点,睡不着的队员们听到远处隐约传来的回环盘绕的阿拉伯语歌曲,思念还是潮水般涌来。

  如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在塔扎的周宏医生或许想起了病榻上的老父亲,出发前老人刚从大病昏迷中醒来,脸上露出了笑容,眼角流出了泪水。

  在梅克内斯的金杰医生或许想起了读中学的女儿,在视频上他辅导她做几何题目,现在题目越来越难了。

  援摩两年,受益一生。队员们总是说起这句话。记者琢磨,这或许是指艰苦环境锤炼了意志,或许是复杂病患提升了水平,更或许是每晚思念中,那被星光越洗越纯净的家国情怀。

深圳坂田临时工劳务市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