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从查找问题到建章立制——四川审计工作报告十三年

  审计工作报告是指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受本级人民政府委托,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关于审计上一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情况的报告。2004年7月27日,时任省审计厅长李高伟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2003年度省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这是我省首次受省政府委托向人大常委会作出的审计工作报告。认真梳理2003年度至2016年度我省的13份审计工作报告,可明显发现,我省审计工作报告围绕省委和省政府工作中心,以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为主线,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推动我省财政管理制度和预算改革的不断深化完善,做到了促改革、促发展、促安全、促绩效、促反腐,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

  把脉问诊:审计报告即是“体检报告”

  从发现问题、揭示问题的角度看,一年一度的审计工作报告就像是一份年度体验报告。过去13年间我省的审计工作报告,就是我省审计机关通过“望闻问切”,出具的13份综合反映我省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体检单”。细读报告,它们充分反映了我省审计机关依法审计的自觉和“医者能力”的自信。梳理13份审计报告,在最重要的省级预算管理与执行上“诊断”出的问题,开出了药方,治疗顽疾。

  2003年度至2016年度审计工作报告显示:多发问题有决算反映不完整;预算变动手续不完备;部分预算外收支脱离财政专户管理;项目库管理制度执行不力且有待完善;对个别企业税收减免审查不严;财务基础管理及收支核算工作不合规;基础管理制度缺失和不完善等7大问题。偶发问题有:违规收费;公款私存;财政资金解缴管理不合规;执行政府集中统一采购政策不严格;违规核算涉税事项以致漏缴相关税费;内部工作一些环节不衔接;扩大范围安排补助下级基建资金;基建投资计划变动较频繁,约束力不强;税收过渡专户的开设和管理不规范等10大问题。

  征对上述问题,13个年度的审计工作报告中都提出了整改意见,对相关问题审计厅及各地审计机关都依法作出处理,有关单位已经进行纠正;对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有关部门积极采纳审计机关的建议,建章立制,完善内部管理;对涉嫌经济犯罪或严重违纪的案件线索,已按有关规定分别移送司法、纪检监察机关或有关部门立案查处。

  据记者了解,我省审计部门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都进行了深刻分析并找出产生的深层原因,向被审计单位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帮助被审计单位理清思路,强化内部监管;建立审计建议落实考核制度,把审计决定执行和审计建议落到实处,通过政府追究责任,党委、人大督促,社会舆论监督等办法,促使有关部门落实审计建议,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不忘初心:在变与不变中坚守责任

  四川的发展日新月异,每年的审计报告总是推陈出新。细细品读这13年的审计工作报告,会发现年年都有新的变化,但不论怎么变,字里行间都是我省审计人心血的结晶,折射出我省审计机关队伍恪尽职守的品质。

  阅读13份审计工作报告,可明显感受到三个方面的变化:

  审计的范围不断扩大。审计报告中的一组组数据显示,13年来,审计监督对象的覆盖面不断扩大,2013年首次对省一级预算单位进行了审计监督全覆盖的探索。2011年,有财政厅、省地税局24个省政府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18个市州本级财政决算被纳入审计范围;2012年,对水利厅等23个部门及其47个直属单位进行了审计,审计厅直接审计(调查)单位130个;2013年组织104个一级预算单位开展全面的审计自查,对农业厅等5个部门及其14个下属单、51个省直部门进行了审计;2014年,对省发改委等5部门及其13个下属单位进行了审计,全省审计机关开展审计项目9100个;2015年,对46个省直部门(单位)的非税收入征管、多年结转项目和“三公”经费进行审计调查。2016年,对17个省级部门及其36个下属单位进行了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对30个省级单位开展了部门决算草案审签。

  审计的内容不断延伸。审计工作报告以全称为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但凡涉及到财政资金的收支,都是审计的范畴。6份审计工作报告在重点关注省级“预算管理、执行审计情况”之外,进一步加强了其它财政收支的审计。2011年,灾后重建、职业教育、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专项资金作为重点监督对象;2012年,突出涉及民生、救灾、扶贫、教育等重点领域重点资金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2013年重点审计涉农、救灾、环保资金和政府性投资建设等项目;2014年,增加了决算草案的审签,积极推进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审计全覆盖;2015年,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加强民生资金、扶贫政策落实情况,灾后恢复重建及重大建设项目的审计和调查。2016年,首次组织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审计调查,对水污染防治资金进行重点审计,围绕沙化治理、土地整治、森林保护等方面拓展资源环境审计范围。把扶贫审计作为首位任务,组织对全省81个贫困县进行审计。围绕项目落地、资金保障、简政放权、风险防范等持续开展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

  审计的方式与时俱进。在传统的账表核对、实物盘点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审计资源整合平台,大力推进计算机网络技术进入审计,创新审计方式方法。2013建立审计资源整合平台,积极推进计算机审计技术运用和联网审计试点;2014年,积极搭建联网审计平台,利用大数据完成了对财政、税务、工商、社会保障、国有资产管理等多类数据的采集;2015年,进一步强化运用信息化审计手段,对省级专项资金进行了大范围的审计,在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中,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锁定延伸调查对象,抽查的一级和二级、三级预算单位比以往年度增加了上百个,在税收征管专项审计中,组织省市县三级审计机关采取集中分析、分散核查方式,实现了对2015年度全省税收征管情况的全面审计。2016年,认真落实《四川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实施方案》,紧密结合各地主体功能区定位、自然资源资产禀赋特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点实施审计,促进领导干部更好地践行新发展理念。

  审计厅综合计划审计处负责人李晓强认为,变化正在悄然发生。扶贫审计,保障政策落地;对民生项目的审计,我们持续多年;助推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开始关注大气治理。现在许多工作远远超越了传统审计的范畴。

  但是变化中,审计报告也体现了审计作为捍卫国家利益、忠实履行职责,扮演着除弊祛害的角色,代表着公正,客观,无私。审计人作为审计监督职责的具体担当者、履行者,肩负着为国护法、执审为民的神圣使命。

  “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不变。记者看到13年来审计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突出表现在涉及民生的资金和项目成为了每次审计工作报告的重点。2011年对沱江流域部分城市生活污染防治、三峡工程移民资金决算进行了审计;2012年聚焦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审计;2013年关注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资金跟踪、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彝家新寨建设专项资金审计;2014年开展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财政扶持养老服务业审计;2015年加强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城镇污水处理项目专项审计;2016年,围绕十项民生工程和20件民生大事,进一步加强对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监督。

  当好维护我省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忠诚卫士不变。13年来的审计报告努力做到向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看齐、向国家资金的安全看齐、向人民群众共同向往看齐,为我省财政资金的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每年的审计报告不论怎么变,都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揭露经济运行和财政收支中不真实、不合法、弄虚作假、损失浪费、贪污腐败等问题,发挥审计的免疫屏障功能;二是经济社会运行中存在的机制、体制、制度、政策等问题及时分析原因,修补和完善相关的政策制度,发挥审计的建议性功能。三是围绕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贴近政府当年的工作中心履职尽责加强审计监督,紧紧围绕国家治理的目的、任务、重点和方式的转变而转变。比如,2013年,全省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加强了对全省政策落实情况的审计;2014年是习***提出了精准扶贫思想后的一年,当年的审计工作报告重点组织对秦巴山片区6个市本级及所属34个贫困县2011年至2013年各类财政扶贫资金筹集管理使用和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审计,接着2015年的审计工作报告重点审计了乌蒙山片区3个市本级和9个县、大小凉山彝区22个贫困县2013年至2015年的财政扶贫资金,以及全省88个贫困县2014年至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和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工程专项资金。

  标本兼治:在查处问题中建章立制

  发现问题只是起点,解决问题才是目的。纵观这13年的审计报告,不难发现,报告最大的特点在于破中有立,对存在的问题大胆披露,指名道姓的揭露有关权力部门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深入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和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真正体现了标本兼治。

  全省审计机关在审计中不护短、不遮丑,敢于较真,果断“亮剑”。审计工件报告显示,2003年度17个省级部门被点名,11名责任人给予了党纪政纪处分。2009年度审计向司法、纪检监察机关移送经济案件线索75件,涉及106人;提出审计整改建议并被采纳10552条。2010年度查出违规问题金额84.21亿元,审计向司法、纪检监察机关移送经济案件线索58件、54人,提出审计整改建议并被采纳13611条。2011年度向司法、纪检监察机关移送经济案件线索60件、63人。2012年度查出违纪违规问题金额83.23亿元,向纪检监察机关和有关部门移送经济案件线索22件。2013年度移送涉嫌违法违规事项271件,移送人员137人。2014年度向司法纪检监察机关和有关部门移送违法违纪案件线索313件,移送处理人员302人,已有126人受到刑事和党纪政纪处理。2015年度,审计整改后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65.77亿元;有38人受到刑事责任追究和党纪政纪处分。2016年度,有20人受到刑事责任追究和党纪政纪处分。

  更重要的是,每份审计工作报告最后都针对存在的问题,都提出了加强和改进财政预算管理的意见,这些意见着眼于健全制度、完善体制、规范管理、健全制约机制、规范权力运行,确保财政资金发挥应有效益有很强的时效性、针对性和长效性。2011提出审计整改建议并被采纳1.66万条。2012年根据审计意见,财政厅先后出台了规范省级行政单位日常公用经费管理、部门支出预算执行考核细则、公务卡强制结算等制度,制发了进一步加强市县财政预算管理工作意见;公安厅、农业厅等部门健全完善了机关财务管理、专项经费管理及共管资金分配拨付等制度48项。2013审计厅提出审计整改建议被采纳191条,促进建立健全规章制度32项。2014提出审计整改建议被采纳1.76万条,根据这些意见,先后修订和出台了《四川省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办法》、《省级工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专家评审及评审结果应用管理(暂行)办法》、《商务促进资金管理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规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的意见》、《四川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实施细则》、《关于构建全省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机制的意见》,促进建立健全规章制度180项。2015审计整改建议被采纳1.15万条,推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21项,如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实施意见》,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四川省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暂行办法》、《四川省政府债务预算管理暂行办法》,财政厅制发的《关于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进一步加快财政支出执行有关问题的通知》。

  从13年我省的审计工作报告可以看出,审计从过去简单的财务查账,到大气污染防治和流域断面水质的监督;从算盘核账,到使用大数据推进全覆盖,手段和理念的更新;从对资金及效益的监督,到项目落地、简政放权、风险防范等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促改革、促发展、促安全、促绩效、促反腐,不断担当新的历史使命,审计职能在深化和延伸。

  专家点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侯水平院长认为,对于审计报告中指出的问题,必须认真整改,这不仅使问题得到解决,整改的过程也会深化对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的认识。从根本上来说,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是由于相关制度存在漏洞导致的。我们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制度建设上。整改只能纠正某一件事情、解决某一个问题,而要防止类似事件的重复发生、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出现,就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从而从源头上堵塞漏洞。审计整改是治标之策,而制度建设才是治本之道。(记者 郝飞)

  

深圳坪地劳务公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