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构建监测体系为湿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访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陈永富


①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盛开的宫粉紫金花。


②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已成为市民游玩的好去处


 ③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优良。 


 

 

    2017年必定是海口湿地工作建设上不同凡响的一年。在这一年,海口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本,落实《海口市湿地保护与修复制度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开展海口市湿地资源保护与修复工作;在这一年,海口的美舍河湿地公园和五源河湿地公园获批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三十六曲溪、潭丰洋、铁炉溪、响水河、三江红树林等5个省级湿地公园获批建立,此外,还设立了新旧沟、黑塘等45处湿地保护小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国际湿地城市”。

    近日,针对海口湿地成就,海口湿地规划建设应注意哪些问题,湿地资源监测在湿地保护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开展等问题,记者专访了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永富。

    1

    海口湿地保护卓有成效

    “海口,地理位置独特,拥有众多的海、河、湖,孕育了丰富的湿地,特别是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美舍河湿地、五源河湿地、羊山湿地等享誉国内外。”和记者谈起海口湿地时,陈永富对海口湿地类型之齐全、生物多样性之丰富赞不绝口。

    “过去的一年,海口在湿地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包括制度建设、规划编制、保护示范工程、宣传教育、机构建设等方面。”陈永富指出,其中比较突出的工作有《海口市湿地保护修复总体规划(2017-2025年)》的编制。该规划将海口湿地资源的空间布局归纳为“一轴、一带、两区、多点”,根据海口市地形地貌特点、城市空间分布特点等因素,划分了4个湿地功能区,12个亚区,对海口市的湿地资源分区、分类、分方向加以保护利用。通过《规划》的实施,到2025年,海口市湿地面积将增加2825公顷,湿地保护率由45.35%提高到60%以上,为海口湿地修复、保护提供了指导性文件。

    “海口建立了一批湿地保护工程示范区,尤其是凤翔湿地公园的市民果园和八级梯田湿地,将景观和湿地功能充分融合,规划设计非常新颖和先进。”陈永富说,目前海口还在规划建设45处湿地保护小区,主要保护黑脸琵鹭、水菜花、野生稻等珍稀濒危动植物,以及重要水库、独流入海河流水环境等,能够系统地将全市小斑块湿地有效保护起来。

    2

    构建湿地实时监测体系

    “湿地资源监测是以典型调查为基础,综合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数据库等技术,进行定期调查。”在海南省林业院士工作站和海口市湿地保护工程研究开发中心的揭牌仪式上,陈永富作了《我国森林与湿地资源监测回顾及展望》学术报告,阐述了监测工作在森林和湿地中的重要性。

    “监测是湿地保护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通过监测,随时掌握湿地资源与环境的现状及动态变化,为湿地保护战略决策、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陈永富介绍,湿地资源监测调查的内容包括湿地类型、面积和分布,水环境,动物和植物;一般分为常规调查和专项调查。常规调查是指适合于大部分调查种类的直接计数法、样方调查法、样带调查法和样线调查法,而对那些分布区狭窄面集中、习性特殊、数量稀少,难于用常规调查方法调查的种类,应进行专项调查。

    “海口成立了湿地办,建立了湿地公园和湿地保护小区,这些机构都肩负着海口湿地的监测任务。”陈永富认为,海口除了在东寨港红树林湿地建立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在1997年、2003年和2012年开展了湿地资源全面调查外,还没有针对湿地保护建立完善的湿地监测体系。

    陈永富建议,海口利用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机载遥感(无人机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全球定位导航系统技术、北斗导航技术、网络及通讯技术、激光技术等先进信息采集技术,构建覆盖海口湿地的实时监测体系,为海口湿地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3

    湿地建设应遵循自身特点

    “海口‘水城’名不虚传,湿地资源非常丰富,湿地保护规划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今后建设的成败。”陈永富认为,湿地建设规划必须遵循海口湿地的特点及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总体目标进行编制。具体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在城市建设中如何保护好现有湿地。包括解决湿地资源过度开发或不合理开发、湿地水环境污染、保护能力不足等问题。

    第二,按照海南国际旅游岛、海口湿地城市建设要求,如何恢复退化湿地、扩大湿地范围、提高湿地质量,消除人为对湿地的影响,恢复或扩展原有湿地空间及动物、植物、微生物及生物多样性。

    第三,如何进一步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积极保护湿地与发展经济有机结合,既充分发挥湿地生态功能,在取得湿地生态系统经济效益的同时,又必须保证湿地与生俱来的价值不降低。

    第四,提高湿地修复、保护的能力。包括机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制度建设等。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调查、监测,摸清湿地资源本底,掌握湿地生态系统动态变化,揭示湿地生态系统变化规律及影响机制,制定湿地生态系统修复的科学规划和政策、技术措施对海口湿地可持续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4

    保护湿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海南省林业院士工作站和海口湿地保护工程研究中心的建立,对海口湿地的修复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陈永富说。

    海口湿地保护工程研究中心的建立,弥补了海口湿地保护工程长期缺乏专门研究机构的问题。该中心将围绕海口市湿地资源调查、土壤与水环境的湿地恢复技术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工作,将为湿地保护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发展提供很好的技术支撑,推动海口湿地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海口市湿地的保护发展开创一个更好的局面。“通过海南林业院士工作站与海口湿地保护工程研究中心的联合科技攻关,解决海口市湿地资源调查、监测中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等问题,提高海口市湿地资源调查、监测的能力和水平,为海口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陈永富对记者说。

    陈永富指出,保护湿地对实现海口市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改善全市环境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湿地在提供水源、补充地下水、清除和转化毒物和杂质、提供可利用的资源、保持小气候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通过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保护和发展,提高湿地的生态功能,为人类提供清洁的水、清晰的空气、丰富的动植物及景观资源,保证人类的身心健康。通过对湿地土地、动植物、景观等资源的合理利用,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专家简介

    陈永富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1987年西南林学院林学专业本科获学士学位;1999年中国林科院森林经理学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2006年北京林业大学森林经理学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1987年至今,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主要研究成果:太行山区立地分类评价与适地适树研究;三北防护林体系及植被动态监测和信息管理系统研究,部级资源环境信息服务系统建立,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监测信息系统研究,林业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示范,沙尘暴监测技术,湿地资源监测与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集体林权典型区资源监测与评价研究,ITT0海南岛热带天然林永续经营示范区,ITT0中国热带天然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的研制和推广,国家林业局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森林生物量与碳储量评估。

    “太行山立地类型分类评价与适地适树研究”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我国南方人工林国营林业局(场)森林资源现代化管理技术研究”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三北防护林体系及植被动态监测和信息管理系统研究”获国家林业局科技进步二等奖、“海南岛热带林可持续经营研究与示范”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沙尘暴监测技术”获梁希科技二等奖、“全国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建设框架研究”获梁希科技一等奖、“LY/T1***6-2005森林采伐作业规程”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一等奖、“森林资源综合监测技术体系研究”获梁希科技一等奖、“森林资源综合监测技术体系研究”获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科技一等奖、“与森林资源调查相结合的森林生物量测算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森林资源综合监测技术体系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深圳桂园劳务派遣公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