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4家农村医卫中心今年创二级 市县全面建成五大中心


    汤汪区域医疗中心(资料图片)


    医联体专家下乡坐诊(资料图片)


    本期嘉宾:黄为民 市卫计委主任

    本期话题:让老百姓享“健康红利”

    2017年成绩

    18家农村医卫中心投用

    17个医联体聚合115家医疗机构

    记者:刚刚过去的2017年,总投资11.33亿元的18家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全部建成并且投入使用,让300多万农民共享“健康红利”。请您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黄为民: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我市18家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建设坚持政府主导,从财政投入、人才培养、医联体帮扶、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推出“组合拳”,努力实现医疗资源的统筹利用,全方位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让群众享受实实在在的“医改红利”,极大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18家中心从开始调研规划到建成投用,短短两年多时间,全部按照二级医院标准建设,每家卫生中心一般设置病床100-150张,平均建筑面积约14000平米,平均投入约6000万元,辐射2-3个乡镇,服务10万-20万人口,承担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门急诊、住院、康复治疗和急救服务,满足不低于50%的农村居民住院服务需求。这是我市加快构建分级诊疗制度、提高百姓健康服务质量,打造健康中国扬州样本的真实写照。

    有了“壳子”,不能忘了“里子”,在加快建设投用的同时,我们着力提升内涵建设水平。我们积极打造覆盖全市、多种形式、有序运行的纵向医联体,努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

    目前,我市按“市域、市区、县域”3个层面组建了17个纵向医疗联合体,有115家医疗卫生机构参与医联体建设,全市范围内实现了纵向医联体全覆盖。医联体在人才培养、新技术推广应用、提升管理水平、特色科室创建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有效提升了18家中心的医疗水平。

    2018规划

    4家农村医卫中心创成二级医院
    市县全面建成胸痛卒中等五大中心

    记者:新的一年,老百姓将享受到哪些“健康红利”?

    黄为民:给老百姓的“健康红利”,就是要通过大卫生、大健康服务努力使他们不生病、迟生病、生小病,即使生病,也要能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第一,继续推进“强基工程”,加快构建分级诊疗。18家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还要继续提升内涵服务能力,加大特色专科建设,依托医联体实施更有效的精准帮扶,引导城市公立医院服务、人员、技术、资源、管理等重心下沉,让农民群众在家门口能真正享受到大医院的优质服务。按照市委、市政府打造健康中国扬州样本的总体部署,围绕“到2020年18家中心全部建成或达到二级医院标准”的目标,今年将有4家中心创成二级医院。

    第二,均衡提高城乡医疗和急救整体水平,继续补齐农村医疗、急救服务体系的“短板”。在18个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全面建成急救点,为农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急救服务。

    第三,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公立医院加快转型发展,特别是在提高急难危重疾病的诊治能力方面要有新的作为。全面建成市县两级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危重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创伤治疗中心等五大中心。

    第四,坚持预防为主。面向全体市民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到农村、进社区、进学校、入家庭,开展以疾病预防等为重点的健康教育活动累计500场以上。此外,还将继续推进农村改厕,新改厕9000座。

    第五,务实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通俗地讲,就是让百姓有个医生朋友,有个健康的守护者,就是让医卫人员离群众更近一点,让医生往基层多跑一点,让居民往医院少跑一点。2017年,全市家庭医生签约150余万人,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达66%。今年,要更加突出对重点人群特别是65岁以上老人、孕产妇、0-6岁儿童、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慢性病患者、低收入人群等签约服务,对他们进行免费体检、慢病管理、合理用药、规范转诊等健康服务,力争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达70%,同时努力提升签约服务的实效性。       记者 王诗韵

公明临时工派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