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去年重庆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52亿人次 揽金349亿

  华龙网11月28日20时讯(首席记者 徐焱) 本月27日至30日,重庆市四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四十二次会议。会上,《重庆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关于市四届人大代表农业专业组视察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的报告》提交会议书面审议。记者从报告中了解到,重庆自2013年5月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已累计完成农村环境连片整治2100个村,累计建成村社便道1.75万公里。

  党的十八大作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决策后,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近年来重庆的成绩怎样?

  报告显示,重庆自2013年5月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面貌明显变化,美丽乡村建设逐步由“一处美”向“一片美”、由“一时美”向“持久美”、由“环境美”向“发展美”、从“外在美”向“内在美”整体迈进。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市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市城乡建委对每个农民新村市级示范点补助100万元,区县政府整合农林水等部门资金,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改造、农村便道、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等项目建设。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已累计建成村社便道1.75万公里,行政村通客车率93.8%,自来水受益村7325个,通有线电视村7376个,通宽带村7***6个,近三年改造农村危房25.3万户。

  在农村环境整治方面,各区县大力进行农村环境整治,累计完成农村环境连片整治2100个村,在畜禽养殖场禁养区关闭或搬迁841家养殖企业,治理养殖污染69.04万头生猪当量。沼气工程累计达到4824处、农村户用沼气160万户。先后建成农村清洁工程部市级示范村120个、区县级示范村450个。示范村化肥、农药使用量平均分别下降39.7%和38.7%,地膜回收率达到99.6%,秸秆资源化利用率达95%。

  在现代特色效益农业方面,重庆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升粮油、蔬菜、生猪三大基础保供产业发展水平,突出发展柑橘、榨菜、草食牲畜、生态渔业、中药材、茶叶、调味品等七大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水果、禽蜂、林业、木本油料、蚕桑、烟叶等区域性特色产业,七大特色效益农业综合产值已达1040亿元。各区县均培育了2至3个主导产业,涪陵的榨菜、忠县等地的柑橘、秀山的土鸡和金银花、奉节的脐橙、巫山的脆李、丰都的肉牛、石柱的辣椒、潼南的蔬菜和柠檬等,成为当地的重要“名片”。

  同时重庆大力培育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市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县10个、示范点23个,中国美丽田园11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12个,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景区景点3000余个,发展农家乐2万余家、休闲果园及农庄7500多个。2016年,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52亿人次,营业收入349亿元。

  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各区县强化农村文化建设,依托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推进农家书屋、文化广场、体育健身等设施建设和农村信息化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基层综合文化站1025个、村文化室8220个,广电综合覆盖率达100%。

  报告中,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建议,加快我市美丽乡村建设,要牢牢把握“六个坚持,三个不能”的总体原则,即坚持以为农强农为核心;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根本;坚持以基础建设为支撑;坚持以环境改善为重点;坚持以乡风文明为促进;坚持以乡村治理为保障。在建设过程中,不能抛开农业、离开农民;不能走偏路子、变相搞房地产开发;不能千村一面、照搬城市。

  具体来看,要深化思想认识,营造美丽乡村建设的浓厚氛围;提升规划水平,完善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布局;发展农村经济,增强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动力;加强人文建设,培育美丽乡村建设的乡土文化;坚持建管并举,健全美丽乡村建设的保障体系。

深圳笋岗临时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