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机构改革后,国家林草局官员首次公开亮相谈生态安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彭有冬表示,中国政府将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扩大退耕还林还草,加快构建以林草植被为主体的生态安全体系。

这是新一轮***机构改革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官员首次公开亮相,并就林草业发展发表意见。

在今天(3月26日)召开的亚太地区森林恢复国际会议上,彭有冬说,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森林恢复,先后启动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工程,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平均每年造林660万公顷。

彭有冬介绍,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森林恢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6%提高到21.66%,森林面积达到2.08亿公顷,人工林保存面积达6933万公顷,居世界首位。

但彭有冬表示,我国“依然是缺林少绿的国家,生态状况亟待改善,生态产品供应不足。”

他表示,中国将继续推进森林恢复和可持续发展,优化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完善天然林保护,扩大退耕还林还草,加快构建以林草植被为主体的生态安全体系。



亚太地区拥有世界上最丰富最独特的森林生态系统,森林面积占全球一半以上。近年来,得益于中国、越南大规模国土绿化和植树造林,亚太总体森林资源快速下降的趋势得到遏制,但仍面临着森林过度开发、质量下降、经营粗放、森林退化等挑战。

研究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森林面积减少的趋势没有根本扭转,世界森林已从人类文明初期的76亿公顷下降到现在的39亿公顷,对全球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今天上午,亚太森林组织等还启动了“澜湄流域跨境野生动物保护机制”和“中国-东盟林业科技合作机制”。亚太森林组织董事会主席赵树丛介绍,这两个区域合作机制将分别致力于推动跨境野生动物保护及林业科研方面的合作。

亚太森林组织有关专家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亚太地区各经济体之间的科研能力仍然存在巨大差距,特别是区域发展中经济体的林业研究受到资金短缺和人力资源匮乏的制约,面临林业研究机构合作不广、科研人员交流不多、研究成果发表困难等诸多难题。

“中国-东盟林业科技合作机制”旨在为中国和东盟发展中经济体的林业研究所建立一个信息交换、资源共享的平台,并通过实施具体项目,提高区域林业研究人员,特别是青年研究人员的科研能力。

亚太森林组织秘书长鲁德对记者表示,“这个机制既丰富了亚太森林组织的能力建设活动,同时服务成员经济体,强化林业研究人员能力,更好地适应全球化挑战。”


 

布吉劳动力市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