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央行有了新行长:了解易纲 很有必要

  原标题:央行有了新行长:了解易纲,很有必要 

  2002年,年仅54岁的周小川从戴相龙手中接过了央行行长的“接力棒”,从此坐镇央行15年。周小川担任央行行长期间,中国的经济结构与金融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作为中国央行这艘“金融巨轮”的掌舵者,周小川带领着央行击破了不少大风大浪,也躲过了不少暗礁浅滩。

  历经15年有余,周小川成为了中国央行成立以来任职最久的行长。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这艘“金融巨轮”的掌舵者易人。3月19日,在******李克强的提名之下,之前担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的易纲,正式接替周小川就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易纲是谁?对于这位并不经常出现在舆论聚光灯下的金融高官,大多数普通人恐怕都不甚熟悉。但是,在中国经济学界,易纲的名字如若称不上如雷贯耳,至少也是久负盛名。

  1978年,年轻的易纲成功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从此展开了他的学术生涯。用当时的话说,易纲是一位典型的“老三届”,也正是这次高考,改变了这个曾经下乡插队的年轻人的命运。

  易纲自己曾经回忆说,自己当时更想考进理科的数学系,但阴差阳错,进入了经济学系。

  就读两年之后,1980年,易纲得到了一个机会,前往美国修读经济学课程,他先后就读于美国哈姆林大学和伊利诺大学,并在美国取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之后,他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取得了一个教职,很快就由助教升到了副教授,之后又获得了终身教职。当时,不论在和他同期出国的中国留学生眼里,还是在美国人眼里,易纲能够在这样一所知名大学获取终身教职,都值得旁人称羡。

  然而,易纲自己却并不觉得这是自己人生的终极归宿。1994年,他毅然与安逸而富足的美国教授生活做出了诀别,在妻子尚在美国工作的情况下,只身一人回到了生他养他的祖国。

  回国之后,易纲旋即与林毅夫、张维迎等知名学者共同建立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担任教授、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在他的学术理念渐渐成型,学术声望日益高涨的同时,央行也看中了这位出色的回国学者。

  1997年,央行向易纲正式伸出了求贤的橄榄枝。这一年,易纲“学而优则仕”,成为了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从此开始了他的央行生涯。

  进入央行之后,易纲进一步发挥出了他在财政与货币政策方面的才能,在出色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他也在业内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

  1998年,北京国民经济研究所与管理世界杂志社主持了一场“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学术研讨会,在会议上,易纲表示: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还有五大空间:城乡结构转换空间、所有制结构调整空间、产业结构调整空间、区域结构转换空间和中小企业发展空间。

  这场会议召开的时候,全球金融风暴尚未平息,国内外对中国的经济前景众说纷纭,易纲的发言,算得上相当乐观。最终,中国用稳定的经济增速走出了金融风暴的影响,而这也证明了易纲的正确。

  2003年,易纲出任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2004年,他又出任央行行长助理,2007年,他正式升任央行副行长,2009年,他更是被任命为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执掌数万亿美元的中国外汇储备。

  在央行工作之中,易纲是那种“说的少,做得多”的类型。他很少公开对谈论他主管的财政金融工作,也不爱在大众面前抛头露面,和美国那些风头四射的美联储高层相比,中国央行的管理者似乎普遍更低调。

  但是,作为一名学者,易纲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写作与发声,即便是在担任央行副行长之后,易纲还是笔耕不辍。截止至今,易纲一共在英文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20 余篇,其中有 11 篇被世界权威索引《经济学文献期刊》编入其期刊和电子索引;在《计量经济学杂志》、《中国经济评论》、《比较经济学研究》等经济杂志上发表中文论文40余篇,并著有10本中文著作。

  他最近一次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文章,是2018年年初的事。当时,身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在2018年第3期的《中国金融》杂志发表了题为《货币政策回顾与展望》的文章。从这篇文章之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央行新掌门人对中国货币问题的大致思路。

  在这篇文章中,易纲指出:回顾2017年的经济金融运行,积极有利的变化增多,同时也有一些风险隐患暴露。从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看,经济稳中向好,结构持续改善,总供求更加平衡,制造业产能出清、行业集中度提升以及企业利润改善较为明显,但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较为突出的结构性矛盾,财政金融领域的风险有所暴露。

  针对当下的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易纲首先回顾了央行之前的成功经验。包括进一步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流动性基本稳定;推动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转型,更加充分地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和传导作用;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切实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探索发挥货币政策的结构调整作用,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有序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汇率弹性,提升应对外部冲击的韧性等。

  而针对2018年货币政策面临的挑战与政策思路,易纲也开出了四副“药方”。

  一是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中性,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二是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三是适当发挥货币信贷政策的结构引导作用,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四是继续稳妥推进各项金融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如今,易纲就任央行行长,再回头看这些文字,可谓字字珠玑。

  过去的15年里,易纲用出色的工作成绩和鞭辟入里的学术观点证明了自己的胜任,而在未来,易纲会如何执掌中国央行这艘“金融巨轮”,值得每一个关心中国经济的人用心关注。为此,了解易纲,很有必要。

  资料来源:新华社、《经济日报》、《新京报》、《财经》、财新网等

  撰文 / 杨鑫宇  

     点击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张义凌

横岗劳务公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