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宁夏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对策研究

近年来,随着东部外向型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步伐的加快和各项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政策叠加作用的影响,有力推动了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集群式快速发展,形成了以河南、四川、重庆、陕西为代表的中西部转移型保税模式发展新格局。在承接东部加工贸易梯度转移转移过程中,作为西部地区的宁夏同样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会,但由于受区位条件和要素价格的制约,导致加工贸易发展相对迟缓。为抢抓东部加工贸易向西转移的战略机遇,主动作为,在促进宁夏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进程中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经实地调研和科学对比分析,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

一、宁夏加工贸易发展现状

加工贸易作为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一种重要形态和手段,在引进外资、扩大出口、带动就业和集聚外向型产业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宁夏作为内陆欠发达地区,加工贸易起步晚、发展慢,但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外向型产业的集聚效应增强,加工贸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成长起来,同时由于基础薄弱,加工贸易存在不可忽视的短板,发展中也遭遇了瓶颈,在此过程中,宁夏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升级、增强竞争实力上寻求突破,发挥了积极作用。具体特点如下:

(一)加工贸易规模日益壮大。十二五期间,宁夏加工贸易强势增长,进出额从2011年的2.1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23.3亿元,年均增长率5.2倍;其中,从2014年开始,加工贸易呈现爆发式增长,达到18.8亿元,较2010年扩大了20.1倍。2016年,宁夏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12.6亿元,占进出口总值的5.8%,加工贸易发展态势良好。目前,除一般贸易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外,来料加工装配贸易、进料加工贸易均出现大幅增长。

(二)加工贸易领域逐步拓展。宁夏加工贸易行业由冶金、化工等高能耗、高污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黄金珠宝、蓝宝石、多晶硅、装备制造等技术资金密集、节能环保产业逐步转变。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结构由铝合金、钽铌铍制品、轮胎、碳化钙为主向黄金珠宝制品、蓝宝石面板、单晶硅片、机械制品、轮胎、纺织服装为主不断优化。说明我区加工贸易由粗略的简单加工向全工序的委托设计和精深加工不断迈进。

(三)加工贸易主体增长迅速。2011年全区开展加工贸易业务的企业共7家,其中,国有企业4家,占57.1%;外商投资企业2家,民营企业1家。2016年我区开展加工贸易业务的企业共14家,其中民营企业8家,占57.1%;外资企业5家,国有企业1家。民营企业逐步成为加工贸易的主体。

二、宁夏加工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加工贸易总量小、比重低、增速不稳定。2010年-2016年,加工贸易进出值在7227万元到23.3亿元之间波动,占全区进出口总额的比例在0.4%-10.1%之间起伏,整体呈现出不稳定上升的发展态势。其中,2013年加工贸易进出口值跌到7227万元的历史最低值;2015年由于银川综保区外向型载体作用发挥和加工贸易产业集聚效应,进出口值达到23.3亿元的历史最高峰值同比增长22.3倍,加工贸易进出口。      从横向比较看,2016年河南、重庆和陕西等中西部省份加工贸易呈现爆发式增长,其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分别为3214亿元、1667.8亿元和1299.6亿元,占进出口总值的比例分别为68.2%、40.5%和65.8%。与之相比,宁夏加工贸易发展不论在总量上、增速,还是占比方面都明显落后。2016年宁夏加工贸易进出口12.6亿元,占同期宁夏外贸进出口总值的5.8%,所占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23.8个百分点。

(二)加工贸易政策支撑体系不健全、政策环境不优。从各地发展加工贸易的经验来看,政策环境是影响加工贸易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近年来,国家提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引导东部地区加工制造业向中西部低成本地区转移,从而发挥内陆资源、人口和环境比较优势,在这样环境下,中西部总体而言是具有一定政策优势的,河南、陕西、重庆等省市之所以在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过程中取得了更大的突破和发展,是因为他们抢抓了战略机遇,在于立足于发挥本地产业、人力和区位优势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承接产业转移的优惠政策,而我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税收、财政支持政策上准备不足,在促进加工贸易发展的体制机制健全程度上和上述省份还有不少差距,因此和周边地区相比没有吸引力,同时,在招商引资中忽视加工贸易企业和项目,弱化了加工贸易发展的后劲。 

(三)龙头企业产业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宁夏大型加工贸易企业数量不多,尚未形成产业优势集群,龙头企业外部协作关联度较差,配套的企业不足,产业带动作用有限。相对的,重庆、四川等地引入多个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延伸,是这些省市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加工贸易总值大幅增长的直接原因。例如重庆引进惠普、宏碁、华硕、东芝、富士通5大品牌,带来广达、富士康、英业达、仁宝、纬创、和硕6大代工厂布局,吸引了500余家零部件企业聚集周边区县,形成了“品牌+代工+配套”的“5+6+500”产业体系;四川省引入英特尔后,带动了友尼森、美国芯源等一大批IT高新企业前往设厂,由此吸引电子信息配套企业136家入驻。

(四)现代物流业劣势和产业配套能力不足制约加工贸易发展。加工贸易“两头在外”外向型特点决定了加工贸易企业比较看重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条件,宁夏地处西北内陆,不沿边不靠海,国内流转的物流成本较高,宁夏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每年保持在24%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宁夏远离出海口,长距离的公路运输不但增加了企业物流成本和通关时间,也成为制约宁夏加工贸易快速发展的瓶颈。相对地,中西部地区其他省份都在想法设法的降低内陆地区外贸物流成本,加快物流快速通道体系的构建;四川、河南依靠省会机场门户,多开国际货运航线,盘活区域内空港竞争能力,同时还吸引周边省市加工贸易货物借道进出口;重庆在大力发展国际空港运输的同时,还创造性地开通了“渝新欧”国际铁路货运专线。同时,宁夏产业配套能力不足,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的态势还在形成过程中,尚未形成产业密集区和特色产业带,大多数加工贸易企业处于简单加工装配,远离产业配送链,成为制造业孤岛,物流成本和配套成本大幅攀升,成为产业集聚发展的最大短板。

三、银川海关支持宁夏加工贸易发展的主要措施

2016年以来,银川海关结合宁夏加工贸易发展实际,贯彻落实《***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加工贸易发展的意见》精神,因势而谋,顺势而为,多措并举,大力支持加工贸易发展。

(一)出台促进宁夏外贸稳定增长的具体措施,支持加工贸易业务发展。支持铸钢部件、橡胶轮胎等大型骨干装备制造企业开展加工贸易业务,促进生态纺织、羊绒加工等企业规范加工贸易生产和管理水平。探索改革加工贸易监管模式,取消异地加工贸易审核环节,实现企业便捷办理异地加工手续。推广实施内销集中征税,实行消耗性物料正面清单管理。对加工贸易企业实行信用担保,对非失信经营企业和加工企业开展加工贸易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空转”管理,高级认证企业免设保证金台账,促进加工贸易企业提产增效。

(二)做好简政放权工作、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简化审批事项,优化内部核批手续。取消加工贸易备案、变更、外发加工、深加工结转、预料结转、内销等业务行政许可,变更为手册设立、外发加工备案、深加工结转申报、余料结转申报、核销申报,取消放弃核准。对于标准明确、可现场即决或通过后期核查予以规范的予以压缩审批层级,明确经办、审核、批准各岗位的责任与义务,切实提高简化内部核批的实效性,减短了企业办理时间。

(三)调整单耗申报环节,方便企业单耗申报。针对服装等行业,无法在手册设立时提供具体单损耗的情况。根据《海关总署关于调整报核前申报单耗适用条件的通知》要求,论证企业条件及适用性,并根据相关实施细则的要求及时为企业办理,允许企业在报核前申报单耗。确保了企业在多批次出口情况下实际单耗申报准确性,企业的成品可以及时出口,及时清关,节省了企业海关业务办理时间,有效维护了企业信用。

四、加快宁夏加工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从当前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态势和宁夏自身情况来看,加快加工贸易发展,恰逢其时:一方面,银川综合保税区,银川、石嘴山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开放型功能园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产业配套能力逐步提高,为承接加工贸易转移提供了重要支撑;另一方面,随着银川-中亚国际货运班列的开通、阿联酋航空公司迪拜-银川航线的开通和银川河东机场面向阿拉伯国家门户机场地位的确立,改变了长期对外开放通道不畅的不利格局,为承接和发展加工贸易提供了重要保障。为积极承接东部地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宁夏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解放思想,汇聚抢抓机遇新共识。重庆、四川、河南等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能够快速崛起,得益于各级思想大解放,勤于研究加工贸易政策,大胆创新抢抓“天时”、先行先试创造“地利”、强化配套营造“人和”,善于将加工贸易政策优势、产业转移转化为外贸发展、财政增收、产业结构升级、城镇化建设等现实成果。宁夏应真正把搞好加工贸易作为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品位、激发发展活力的重要工作来抓,形成持之以恒地抓产业、创环境、促发展的管理意识;内外兼修,善于创新,舍得投入,在争取和释放政策红利,为加工贸易企业排忧解难方面多做开创性的工作,逐步破解宁夏加工贸易产业层次低、创新驱动能力不强、优势发挥不足等深层次问题。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主动承接资本、技术和产业转移,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深入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推动宁夏加工贸易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统筹规划,确立产业多轮驱动新布局。宁夏的区情与东部沿海地区不同,同中西部地区各省市也有差异,既不能照搬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模式,也不能简单复制中西部地区转移型保税模式的发展路径;应结合宁夏在区位、产业配套、人力资源、综合服务能力等方面的比较优势,走差异化发展之路,避免重复建设、无序竞争、项目雷同等问题发生,合理规划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和保税服务的产业布局。将加工贸易发展纳入区域城乡建设规划,打好扶持产业发展的“组合拳”,引导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错位发展和多轮驱动,促进宁夏加工贸易区域协调发展。

(三)协同发展,争取建立产业转移对口合作机制。建立宁夏与广东、浙江、江苏等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协调联系机制,引导东部地区高端生产制造业项目向宁夏转移,促成一批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强的项目落户宁夏,促进宁夏产业向设计研发、精深加工、维修服务等产业链高端延伸,提升附加值。以重大项目引进,带动配套产业跟进,努力构建“高端入区、周边配套、辐射带动、集聚发展”的良好格局,优化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与区域布局。

(四)补齐短板,加快构建宁夏现代物流业新体系。物流成本过高是我区经济发展中的一大短板,也是当前面临的最大难题。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战略的实施,为宁夏化解物流瓶颈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为此建议加快构建宁夏现代物流业务体系,降低公路、铁路运输收费;提高银川空港管理和经营作业水平,推进标准化管理,提高口岸管理信息化水平;发挥中卫市地理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迎水桥铁路服务链,拓展加工、配送、分拨、交易结算、信息咨询等增值服务。进一步优化规范港口服务企业特别是物流代理企业,扶持现代物流企业整合物流、金融和信息资源提供供应链服务。

(五)创新模式,着力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抓住新一轮产业重新布局和国家推动加工贸易创新发展机遇,积极承接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新模式。支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鼓励沿海地区与我区共建产业合作园区,依托银川综保区、空港物流园区、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贺兰生态纺织产业园和其他产业园,大力引进东部沿海地区企业将产能向我区转移,重点引进一批技术水平高、增值含量大、产业关联度高和带动能力强的高端加工贸易项目,同时引导企业提高配套能力,进入加工贸易产业链和供应链,扩大加工贸易总体规模。重点支持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加工贸易。延伸加工贸易产业链,提高加工贸易增值率。通过鼓励加工贸易从组装加工向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制造、物流等环节拓展,鼓励和支持研发,实现从贴牌生产向委托设计的转变,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提升加工贸易的附加价值。

深圳光明临时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