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上海市景观照明总体规划》发布 申城景观照明有规可依


  素有“不夜城”美誉的上海,靓丽的外滩和陆家嘴夜景是一张城市名片,但在景观照明方面,上海缺少一个全市统一的规划。市绿化市容局发布《上海市景观照明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将眼下至2040年上海景观照明的“蓝图”和盘托出。

  靓丽夜景不限于市中心

  上海是全球最早开始规模化发展夜景的城市之一,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起,上海的夜景越来越漂亮,成为海内外游客来沪必赏之景。不过,上海的夜景也有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等问题,比如浦江夜游线路,一过杨浦大桥和卢浦大桥,就没什么可看了,其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全局性规划的引领。

  “很多人认为景观照明主要是市中心的事情,但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地区开始重视景观照明,尤其是一些城市副中心的居民,对美丽夜景也有强烈需求。”市绿化市容局景观管理处负责人丁勤华说,此次《规划》首次打破行政分区概念,从全市范围统筹夜景布局,提出“一城多星”的总体布局和“三带多点”的夜景框架。

  “一城”指外环线以内的中心城区,是上海景观照明的主要集中区域,“多星”指外环线以外的现代化新城和新市镇。在中心城区内,“三带”指黄浦江两岸(从吴淞口至徐浦大桥段)、延安路高架道路至世纪大道沿线(从外环线至浦东世纪公园)、苏州河两岸(从外环至外滩),“多点”指中心城区内的城市副中心、主要商业街(圈、区)、重要的交通文化体育设施、主要道路、公共空间等。

  营造出整体的和谐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规划》中,上海率先提出“控制总量、优化存量、适度发展”的景观照明发展理念。按照景观照明的亮度、色温、彩光、动态光等特征,《规划》对上海各区域进行分级,提出相应的控制要求。

  在亮度上,全市分为核心区域、重要区域、发展区域、一般区域、禁设区域,每个区域都有对应的亮度上限。比如外滩和小陆家嘴地区为核心区域,亮度上限值为20坎德拉/平方米至35坎德拉/平方米;人民广场地区、世博会地区、国际旅游度假区等重要区域,亮度上限值为15坎德拉/平方米至23坎德拉/平方米;淞宝地区、松江新城、南桥新城、临港新城等发展区域,亮度上限值为13坎德拉/平方米至23坎德拉/平方米。比照一些彩色电视机约80坎德拉/平方米的发光强度,上海景观照明亮度的控制比较严格。

  《规划》对景观照明的冷暖色调也给出详细要求。比如外滩、苏州河两岸、豫园地区、新天地地区、南外滩发展区域等区域,将以稳重、温暖的中低色温(1900开尔文至3300开尔文)为主;人民广场、世博会地区、国际旅游度假区等中心地区,将以中间色温(3300开尔文-5300开尔文,主要为白色)为主;延安高架道路至世纪大道沿线、浦东机场地区、上海火车站地区、徐汇滨江等区域,将以清凉型中高色温(5300开尔文以上,主要为蓝色)为主。

  丁勤华表示,外滩现有部分蓝紫光源,与大片的暖黄光源不匹配,建议今后将外滩、陆家嘴、北外滩三块区域,在景观灯光的色温上打造得一致,营造出整体的和谐效果。

  此外,《规划》对建筑立面的像素化照明提出明确反对意见,规定建筑立面照明不宜使用大面积(大于单侧立面连续40%面积)的像素化照明手法。对于彩光、动态光等容易影响干扰市民日常生活的景观灯光表现形式,《规划》也要求相关区域严格控制使用甚至禁用。比如住宅、学校、医院等区域禁止使用彩光、动态光;外滩、黄浦江两岸、苏州河两岸、延安高架道路至世纪大道沿线、人民广场等区域,严控彩光,一般情况下不使用动态光,仅允许在节假日、重大活动期间适度进行不同照明模式间的缓慢切换。

  景观灯光有三种开灯模式

  上海的部分景观灯光,将来还可能担任“守夜人”的角色。

  市绿化市容部门表示,上海核心区域的景观灯光今后将采取常态、节假日、深夜三种开灯模式。比如节假日,灯光全开,常态模式则开全部灯光的70%,深夜模式可能留下建筑顶部的三分之一或五分之一光源,保留城市中一盏温馨的灯光,守候深夜晚归的人们。其他区域和节点也应设置常态和节假日两种照明模式,常态模式能耗不宜高于全开启模式能耗的70%。

  无节制亮灯,不符合节能环保理念。丁勤华说,城市中,有的地方该亮,有的地方不该亮。比如佘山天文台要观星,周边就不能亮;东滩湿地、森林公园等生态敏感区,也不宜亮,不停歇的灯光会影响动植物休憩。因此,上海禁用严重影响植物生长的景观照明设施,禁设影响园林、古建筑等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景观照明设施,禁止在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天文台所在地区设置景观照明设施。

责任编辑:张玉

深圳劳公明务派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