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从日常养育解码孩子的行为

    晨报记者 杨虹    吴婉莹 实习生 包艺池

  孩子脾气大、好胜心强、爱拖延、黏人、害羞……这些被父母觉得是“棘手”的成长烦恼,真的是“问题”吗?孩子自我意识萌芽,总是说“不”,要如何应对呢?
  “这些行为都是孩子的正常成长现象,家长不必过于焦虑。”在“幼有所育——十六区十六讲”第十二讲中,上海市早期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主任茅红美提醒家长,孩子的行为就是他们的心理密码,要读懂孩子的行为,才能轻松搞定这群“小淘气”。
  
  孩子陌生焦虑很正常
  家长要学会等待

  一位爸爸曾忧心忡忡地向茅红美咨询:孩子在家里像只“小老虎”,出了门却成了“小猫咪”,黏人且容易紧张,还不愿意跟人打招呼。而这也是当前很多家庭面对的问题,茅红美指出,别把孩子的黏人、害羞看成是“有问题”,要明白这是正常现象。
  她介绍,陌生焦虑是0-3岁孩子常有的事情,6个月的孩子开始认生,轻易往陌生人怀里送,他便会哭闹的,况且,2、3岁的孩子正是萌发自我意识的阶段,遇到陌生的情况,便会出现类似“害羞”这种不自在的表现。这与大人并无多大差异,只是孩子表现得更为明显。家长可以在出门前先与孩子沟通好:要去哪里、会遇见什么人,做什么事等等,慢慢把孩子的交往区扩展到社区及户外。
  家长有时为了表现孩子有礼貌,而强制其与别人打招呼,对此,茅红美持反对意见。她认为,外出时不要逼着孩子叫人,也不要逼孩子“合群”。每个孩子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有共同点,但速度并不均衡。面对陌生人,多数2、3岁的孩子是胆怯的,他们也不清楚该如何称呼对方。这时如果他的依赖对象——父母强行把孩子“推出去”,他当然会逃避。“与其口头上下命令,不如父母言传身教更有效。”茅红美建议,父母可以主动和别人打招呼:老师好,爷爷好,奶奶好……孩子自然就会记在心里并加以模仿。

  面对孩子的“不”
  坚持与引导才是“良药”

  当孩子成长到2-3岁时,常常会做出被父母认为是“叛逆”的行为。但在茅红美看来,这些被称为“叛逆”的行为,只是父母没有听懂他们“不”后的潜台词而已。
  这时的孩子处于自我意识发展时,开始有自己的观点,当他们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时,就会变成所谓的“不听话”。茅红美解释说,在面对“要不要吃饭”“要不要睡觉”等问题时,他们因不懂其重要性而说了“不”,但被拒绝后父母的妥协便是养成孩子坏习惯的必然导火索之一。她建议家长,将吃饭睡觉等生理需求转变成规矩和常态,而非选择。
  此外,家长应该意识到,叛逆期里孩子说“不”很正常。他们一出生就潜藏着良好的生活成长等发展基因与基础,需要成人引导,不断给他们感觉、刺激和影响,否则将无法获取此类信息。因此茅红美建议,家长与孩子的语言交流中,应该主动说出自己所做所想的。在孩子的照养中,父母如果是伴随状的,那么面对孩子的“不”,自然就知道他需要什么,该如何让他选择。
  此外,给孩子的选择也要伴随其认知和经验,如:让孩子选择自己要穿的衣服。“虽然一开始受能力和经验所限,孩子会将衣柜翻乱,但家长如能陪着他一起收拾,既能协调肢体,减少破坏性,又能建立好孩子的规则意识。”她说。

  父亲的陪伴有助于孩子建立其内在动力

  父亲在孩子的成长中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孩子的大肌肉运动以及冒险精神等都与父亲密不可分。如果孩子不能满足一定的运动量,很容易出现很多问题:如吃不好,睡不踏实,静不下心、不专注等等。
  在茅红美看来,0-3岁高质量的陪伴能让孩子建立起内在的一种动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学习品质。与其牺牲陪伴孩子的时间去上早教班,不如多花心思在陪伴孩子身上。特别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次序敏感期,如果频繁更换教养人,孩子很容易无法明确关系,也不利于孩子的逻辑养成。她强调,次序敏感期最容易建成孩子的有效规则,抓住这个时期,孩子养成习惯和准则才会事倍功半。
  早教是伴随着生活、游戏和亲子相处的,父母作为第一责任人应担起责任,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读懂孩子,破解孩子的行为密码,这就是走进孩子心灵的关键。

哪里有临时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