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江源观察:推进城市绿色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绿色发展是绿色与发展的统一,使之成为城市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倡导绿色,让发展的“底色”更养眼。绿色发展是“绿色+发展”,是绿色和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的紧密结合,只有“绿色”没有“发展”,或者只有“发展”没有“绿色”,都不是“绿色发展”,发展要兼顾环境,是对环境友好的发展。一直以来,在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中存在着一种认识误区,认为粗放式发展的缺点是“牺牲环境换发展”,其实不然。从长期、大量的经济发展实践来看,即使牺牲了环境、资源,也换不来真正的发展。因此,“破坏资源环境”与“经济持续发展”之间不存在必然交换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是否选择绿色发展模式,不仅是“发展质量高不高”的问题,更是“能不能发展”的问题。

  将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融入城市发展的全过程,是市民的热切期待和共同诉求。城市既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首位地区,也是环境矛盾和生态问题的焦点,是实施绿色发展的区位重点。发展的根基,在于坚守绿色与发展协同推进,依托生态环境优势发展绿色产业,依托经济发展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经济和环境良性互动,不仅仅是环境的问题,更是经济发展的问题。保护与发展并不矛盾,青山和金山能够兼得。我们要一边抓保护、一边谋发展,通过“绿色发展”的方式,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四个转变”推动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使十九大精神所蕴含的普遍性、规律性真理转化为绿色发展实践。

  以城市发展理念更新为要义,把握绿色发展的精髓。发展与保护是并列关系,而非“零和”关系。越是强调静态保护、被动防护,就越容易因为贫困加剧环境破坏,适得其反。我们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为发展而破坏环境”行不通,“为环境而不要发展”同样行不通。由此,要从静态保护升级为动态保护,探索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两种路径,在绿色、低碳、循环的道路上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实现对生态环境最根本、最有效、最持久的保护。

  以城市产业的转型升级为必须,提高绿色发展的品质。破解绿色发展的重点难题,首要是产业。以西宁市为例,经济增长要从要素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重点培育和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养老健康等新兴先导型服务业以及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壮大电子信息、轨道交通、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推进服务主体生态化、服务过程清洁化、消费模式绿色化;大力推动农业生产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物处理资源化和无害化、产业链接循环化。要树立城市建设与微循环相结合的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环保、绿色出行,运用智力资源替代其他资源,有效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构建低消耗、低排放、高技术的产业结构。

  以生态修复肌理涵养为引领,提升绿色发展的内涵。有很多人把“修复”单纯地误解为出了问题再来解决的过程。其实,生态修复是在生态规划的前期研究中展开的一项工作,它是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特有的一部分,涉及到自然生态系统,保障人居系统安全这部分内容的修复,也涉及到现有的人居系统,包括对地质、水、气候、灾害,土地利用,尤其是对湿地的植物和动物进行研究,在保证湿地功能的情况下,提供一些景观为城市居民所使用,同时维护这个地区动物和植物的生存环境。

  绿色发展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成为处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核心理念。我们既要追求经济发展,也要追求生态文明。既要致力创造物质财富,又要努力守住生态财富,绿色与发展协同推进,才能建设更加美丽的新青海。(刘红梅)

深圳市人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